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湿地保护措施得力珍禽频现.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
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市州13
责任编辑 田辉成 编辑 杜平海
敦煌阳关自然保护区
湿地保护措施得力珍禽频现
兰州晨报敦煌讯(首席记者董开炜 通讯员麻守仕)记者
4 月 6 日从敦煌阳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了解到,该保护区管理
人员通过野外监控监测系统,在保护区渥洼池湿地水面拍摄
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小鸨。
据介绍,小鸨属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现已被列入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12 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
Ⅱ
ver3.1-近危(NT)、《华盛顿公约》CITES 公约附录 。在我
国,小鸨仅分布于新疆天山、帕米尔高原、阿尔泰山、准噶尔盆
地以西地区。据鸟类专家调查表明,小鸨的栖息环境为长有羽
茅属和艾属等耐寒植物的荒漠,以及弃耕地和农田边缘。现
因草原开垦和过度放牧使得小鸨的栖息地遭到破坏以及分布
区日渐缩小。加之环境污染,农业机械和农药的使用,直接威
胁繁殖期的小鸨、幼鸨及鸨卵,直接导致了小鸨数量急剧减少。
近几年来,阳关保护区致力于湿地恢复与治理,目前已经
完成湿地实验性恢复、退田还湿、退渔还湿、封滩育林、防风固
沙等重点项目工程,逐渐扩大了保护区内的湿地和草场面积,
有力遏制了草原荒漠化进程。生态环境的改善为众多候鸟繁
衍生息提供了理想的栖息地。毋庸置疑,小鸨的发现,又一次
刷新了阳关自然保护区内监测鸟类的纪录。
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小鸨。 兰州晨报通讯员 杨占基 摄
另悉,近日,在保护区渥洼池野外监控视频中,保护区工作人员意外发现两类拥有白色羽毛的新鸭族,在蓝
莹莹的湖水里显得尤为惹眼,引得许多摄影爱好者纷沓而至。经青海石油管理局资深野生鸟类摄影师们联合鉴
定,它们分别为鹊鸭和斑头秋沙鸭族。两类鸭族的发现,再次刷新了阳关自然保护区鸭类的新纪录。
鹊鸭(学名:Bucephala clangula)繁殖于我国黑龙江北部及西北地区,现在数量较少,已列入国家林业局
2000 年 8 月 1 日发布的《国家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和《世界自然
保护联盟》(IUCN)国际鸟类红皮书,2009 年名录 ver3.1;斑头秋沙鸭(学名:Mergellus albellus)是鸭科秋沙鸭
两只鹊鸭和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