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6约2.51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吉林省龙井市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9月月考地理(理)试题 分值: 100分 时间:6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分,共分)下图示意山西省煤炭产业的几种方式。读图回答~题。 关于山西省利用煤炭资源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目的,不正确的是(  ) A.延长产业链 B.提高附加值 C.提高就业率 D.降低碳排放 .煤炭资源开发利用,对交通和生态产生的压力都比较大,其原因是煤炭(  ) A.发热量低 B.应用广泛 C.有害成分多 D.分布不平衡 晋陕蒙接壤地区分布着我国和世界上罕见的特大煤田,被称为“黑三角”或“乌金三角”,包括内蒙古的准格尔、鄂尔多斯,陕西的神木、府谷,山西的朔州等地,目前已成为我国优质动力煤生产和出口基地。据此完成1~题。12.下列属于“乌金三角”能源基地建设的优势条件的是(  ) 煤炭储量丰富 煤炭质量高,开采条件好 水资源充足 邻近广阔的能源消费市场 水陆交通便利 A.   B.C. D. 13.下列做法与“乌金三角”地区能源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相违背的是(  ) A.努力扩大煤炭的开采量和外运量,提高经济效益 B.调整产业结构,延长煤炭产业链,提高经济效益 C.发展技术,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减少浪费 D.积极进行生态环境整治,控制“三废”污染 造成西北干旱半干旱区内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季风强弱不同造成的B.海陆位置不同造成的C.气温随经度位置的变化造成的D.海拔高低悬殊造成的17. 甲地以井为中心在草原上形成沙地,其原因可能是 A.由于过度开采地下水导致形成地下水漏斗区B.由于干旱地区地下水含盐量高,使植物不能生存 C由于风力侵蚀形成风蚀洼地 D由于有水源,以井为中心的地区农牧业活动较多而导致地表植被破坏 . 在乙地区,可能反映该地区绿洲萎缩的现象是 A表反射率下降 B.土壤有机质增加,土壤紧实度下降 C.土壤盐碱度升高 D.生物生产能力提高 塔里木河流域综合治理的关键是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下列方案合理的 A.上中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B.人工加速冰川消融,增加河水的补给 C下游地区利用绝大部分河水 D上中游和下游地区均衡利用河水 20. 破坏雨林的人类活动包括 ①迁移农业 ②迁都巴西利亚 ③大规模的农牧场开发 ④商业性伐木 ⑤采矿、修路、城镇建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⑤ 21. 亚马孙地区雨林被破坏的根源是 A.当地发展中国家的人口增长和贫困 B.发达国家的过度需求和跨国投资手段 C.巴西政府移民亚马孙平原 D.巴西政府的亚马孙流域大规模开发计划 目前,全球的热带雨林正以惊人的速度不断减少,亚马孙这片全球最大的热带雨林,前景也不容乐观。据此完成22~24题 22. 面对当前的严峻形势,首先应该放在第一位的是 A.保护 B.开发 C.开发的同时进行保护 D.保护的同时加以开发 23. 下列雨林开发方式中,属于保护性开发的有: ①雨林观光 ②生态旅游 ③选择性采伐与更新造林相结合 ④保护本国资源与采伐亚马孙雨林相结合 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4. 保护热带雨林是全人类的共同义务,主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 A.公平性原则 B.持续性原则 C.共同性原则 D.参与性原则 25. 同学们拟分析家乡人口分布与自然条件的关系,在GIS数据库中,须调用的专题图层有下列中的: ①地形图层 ②土壤图层 ③气候图层 ④人口图层 ⑤商业网点图层 ⑥农业图层 ⑦工业图层 ⑧城市图层 ⑨交通图层 A.①②③④ B.③④⑤⑥ C.⑥⑦⑧⑨ D.⑤⑥⑦⑧ 二、综合题(本题共有3大题,共25分) 26.读新疆地区图,并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填写地名: A       盆地C      (河流) F        沙漠G      盆地, (2)本地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2分),不利条件是        。目前,本区是我国重要的     和     等经济作物生产基地。 27. 读完成下列问题(1) C. 开垦坡地和干旱地带 D. 水土流失和土地沙化加重 E. 过度放牧 (2) 28.山西省是我国重要的煤炭基地,合理开发和利用煤炭资源直接影响到山西省乃至全国的可持续发展。读图,结合有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2007年我国能源消费结构图 (1)简要说明山西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