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含答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山西省孝义三中2013-2014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小题,每小题分,共分。
根据四大牧区超载起止时间、持续时间和年平均超载率表和四大牧区草原退化趋势图,完成7~8题。
地区 超载起止
年份(年) 超载持续
时间(年) 年平均超
载率(%) 西藏牧区 1964~2000 37 47 青海牧区 1970~2000 31 18 甘肃牧区 1973~2000 28 20 四川牧区 1982~2000 19 10 7根据图表信息,可判断①超载持续时间越长的牧区,年平均超载率就越大
②四大牧区中青海牧区草原退化速度最快
③四大牧区草原退化的现象均呈上升趋势
④2005年,四川牧区和西藏牧区超载面积基本相当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8.有关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叙述,正确的是①全球变暖对我国草原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②经济贫困是影响草场生态退化的唯一原因
③通过划分草原保护区和畜牧区,使草原生态得以保护
④建立牧区灾害防御系统,能有效保护草原生态环境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9.热带雨林地区生物循环十分旺盛,养分主要储存在( )
A.土壤中 B.植物体内 C.地表径流中 D.枯枝落叶中
10.下列有关我国能源消费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我国能源消费比重最大的是天然气 B.我国能源消费中石油的年比重最高
C.我国能源消费中煤炭占绝对优势 D.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中,天然气比重高于水电的比
11.下列属于山西省煤炭外运主要线路的是( )
A.京九线 B.神黄线 C.京沪线 D.京广线
12.提高晋煤能源输出能力的措施,正确的是( )
①加强内河航道的建设 ②建设以铁路为主的路网体系
③推动由输煤向输电的转变 ④主要依赖高速公路提高运速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山西省是我国最重要的能源基地,德国鲁尔区以其能源优势成为世界著名的工业区。据此回答~题。
目前山西省和鲁尔区在能源开采或利用方面所面临的共同问题是()
A.酸雨蔓延 B.市场萎缩C.资源枯竭 D.运输量大
为了继续发挥资源优势,两地可以共同采取的改造措施是()
A.调整工业结构 B.调整工业布局C.发展有色冶金工业 D进行产业转移
15.影响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的主要因素有( )
①农牧活动 ②距海远近
③季风风向 ④纬度位置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16.甲地降水较丰富,与之关联的资源有( )
①草原②水能③石油④森林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17.乙平原农业生产的不利条件的是( )
A.年降水量不足,缺乏灌溉水源 B.纬度偏高,低温冻害影响农作物生长
C.耕地多为旱地,人均耕地少 D.广泛分布红壤,土壤肥沃
18.与太湖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相比,图示平原地区作为商品粮生产基地的优势是( )
A.单位面积产量高 B.人均耕地面积大
C.交通发达 D.水热条件好
19.我国政府停止开垦丙山脉,采取封山育林的措施,主要原因是( )
A.伐木难度大,成本高 B.开发特色森林旅游
C.进口木材,成本低 D.抚育更新森林资源
20.下列不是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有利优势是( )
A.国际经济环境 B.对外开放政策
C.侨乡 D.重化工业基地
21.与长江三角洲、京津唐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区位条件的不足之处是( )
①产业基础相对薄弱②市场腹地相对狭小③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相对薄弱④改革开放重心北移
A.①③ B.①②③ C.①②③④ D.②③④22.进行资源跨区域调配的主要原因是( )
①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大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少
②对自然资源需求量小的区域可能自然资源的赋存量多
③为适应区域发展与自然资源供给的平衡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
23.下图表示某产业在亚太地区的转移过程,其中反映的产业部门可能是( )
A.玩具制造 B.汽车工业 C.石化工业 D.钢铁工业
24.影响国际产业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
①劳动力因素 ②国际援助 ③内部交易成本(如投资环境) ④市场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