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人心理.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人的心理 目 的 要 求 目的: 学习心理与脑和客观现实的关系,以及人的心理现象的基本特点及规律 掌握: 大脑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和协同性; 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及人的社会化过程 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的概念; 知觉的特性、记忆的过程、遗忘规律、影响记忆的因素、思维的过程及创造性思维 情绪和情感的概念、情绪与情感的区别 意志的概念及特点 个性的概念、个性心理结构 动机的概念与功能,动机冲突的基本形式 气质类型及其生理基础 性格的定义与特征熟悉: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 影响社会化的主要因素 感受性及其变化规律观察的概念及其条件解决问题的思维想象的概念及种类情绪和情感的内容、情绪和情感的类别意志行为的心理过程个性的主要特征;影响个性形成和发展的因素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挫折产生的原因及影响因素自我意识的概念和自我调控系统 了解: 脑的进化与心理功能 大脑皮层的三级功能区 心理学的神经科学研究现状 记忆的生理学基础、问题解决与人工智能、思维与医学临床 情绪脑机制的有关理论以及情绪与健康的关系 意志的品质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需要的分类;动机的种类 能力的概念与分类 性格分类的对立型模式和多元型模式 教 学 内 容 重 点 难 点 自 测 习 题 课 外 阅 读 关 键 词 汇 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相互关系 信息加工的观点认为瞬时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是记忆过程的三个阶段。外界信息被感知后首先形成瞬时记忆,此时以事物的物理属性进行编码,处于前注意状态。这些信息被注意到后就进入短时记忆,短时记忆以语音编码为主,处于注意状态。短时记忆的材料被复述后进入长时记忆,长时记忆以语义编码为主,可以对记忆材料进行归类,长时记忆的内容可经回忆进入短时记忆,在短时记忆里进行各种信息加工。 概念形成 概念是人脑反映客观事物共同本质特性的思维形式,具有抽象性与普遍性的理性认识形式。 任何一个概念都有内涵和外延两方面。概念的内涵即指它的含义,也就是它所反映的对象的共同本质特征。概念的外延即指它所指对象的范围,也就是它所反映的那些事物的总和。概念和词语是紧密联系而又相互区别的。词语是概念的物质外壳,概念给词语一定意义和内容。但是概念是精神现象、心理活动。词语是概念的物质标志。 创造性活动的过程及特点 创造性活动是以新颖、独特的方式进行活动,并得出具有社会意义产物的活动。创造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是其核心成分。 创造性活动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准备阶段 、酝酿阶段、豁朗阶段和验证阶段。 美国心理学家吉尔福特认为由发散思维所显现于外的创造性行为,可以代表一个人的创造力,这种创造力具备变通性、独特性和流畅性。 对情绪脑机制理论的理解 总结各家之说,认为丘脑、网状结构和边缘系统是情绪活动中枢。通过帕佩兹环路模型了解到大脑的边缘系统与情绪的自主神经系统反应和情绪体验关系密切,也有人称其为“情绪脑”。 海马结构、丘脑、下丘脑等结构在情绪中也具有重要作用。边缘系统和自主神经系统的活动反馈到大脑皮层,引起一种意识性的情绪反应和体验。 杏仁核与下丘脑、丘脑、海马和新皮质有双向神经联系,使各种感觉系统的信息会聚至杏仁核,它对情绪状态的作用主要通过下丘脑和自主神经系统来实现的。 前苏联学者Simonov提出的情绪中枢理论,认为额叶新皮质、杏仁核、海马和下丘脑四个结构之间的功能关系决定着人类情绪的特点。其他脑组织对于情感活动来说,都属于信息的传入或情感表达的输出通道。 正确理解个性的特征 人的个性是由许多稳定的心理特征组成的,其中有些是个人独自具有的,有些是和别人相似或相同的。这些特征错综复杂地交织在一起,集中在不同人身上,构成人们千差万别的个性。 其规律性表现:个性的独特特性,即人和人之间的个性差异性;形成个性过程的规律性。 人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在不同时间、不同的情境的表现具有一致性。 对马斯洛“需要层次论”的评述 几点启发:马斯洛提出人的需要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过程,这一过程的一般趋势在某种程度上是符合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规律的;提出了在每一时期都有一种需要占主导地位,而其他需要处于从属地位;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对于人类需要的分类比较全面、细致。 缺点与错误: 理论基础可能是错误的,否定了人的社会存在对人的成长所具有的决定性影响,其宣扬人的一切行为都是出自利己的本能是明显错误的。 带有一定的机械主义色彩,提出了人类需要发展的一般趋势;但在一定程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