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的提取与分离纯化0916解析.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2. 操作:(SDS及PAGE,即变性及非变性) 1)制胶: (变性:buffer 中加0.4%SDS) a. 分离胶:根据待分离样品的分子大小选择一定浓度的分离胶(查表),配制分离胶溶液: Acr:Bis=29:1,分离胶buffer, TEMED, AP, 水 迅速倒胶,加水使液面平坦,室温0.5h聚合完全。 b. 浓缩胶:用浓缩胶buffer。插上梳子。 * 2)样品制备: a. PAGE: 样品+样品缓冲液(蔗糖或甘油+指示剂溴酚蓝) b. SDS: 样品+样品缓冲液(SDS,甘油,巯基乙醇,溴酚蓝),煮沸2~5min, 以除去亚稳态聚合。 3)加样及电泳: SDS: 电极buffer中加0.1%SDS,溴酚蓝距下端1cm时停止电泳。 * 4)固定及染色 a.固定:将凝胶浸于7%乙酸或12.5%三氯乙 酸中固定蛋白质组分。 b.染色: 考马斯亮蓝染色法 银染法(灵敏度比前者高100倍) 其它的染色方法:氨基黑、阿尔辛蓝,过碘酸-Schiff试剂(糖蛋白)。 * 电泳胶实例 * 四、等电聚焦 ( isoelectric focusing,IEF ) 利用蛋白质具有不同等电点的特性,以聚丙烯酰胺为电泳支持物,在其中加入载体两性电解质(商品名:Ampholine,一种含有各种连续 pI 的小分子混合物)的电泳方法称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电泳(IEF)。 * 1. 原理 两性电解质载体在电场作用下,按各自pI形成从阳极到阴极逐渐增加的平滑和连续的pH梯度。蛋白质在此pH梯度凝胶中泳动,当迁移至pH值等于pI处时不再泳动,被浓缩成狭窄的区带。 * 两性电解质载体(carrier ampholytes) (1)易溶于水,有足够的缓冲能力——以便保 持稳定的pH梯度。 (2)导电性能好——以保持电场强度的均匀性。 (3)分子量小——电泳后易分离除去。 (4)化学组成不同于蛋白质——不干扰测定。 * 等电聚焦电泳 * 2. 操作: 1)凝胶 配制:凝胶浓度T为5%~7.5%(C=3% 左右) 2)加样:任意位置 * 3)电泳: 阳极:磷酸溶液 电极溶液 阴极:NaOH溶液 只有在凝胶两端给予高电压(600V)时,才能获得较好的分辨率。而高电压的维持需要有效的凝胶冷却系统。 4)固定及染色:TCA固定,考马斯亮蓝染色。 * 5)等电点测定: Marker与未知样品同时电泳染色后,以pH值为纵轴,距阴极距离为横轴,做pH梯度标准曲线,据未知蛋白迁移距离可推知pI。 IEF测定蛋白质pI * 第四节 酶的浓缩、干燥与结晶 一、酶的浓缩 (一)蒸发浓缩 图 4-60 减压蒸发浓缩的简易装置 1蒸馏瓶2毛细管3螺旋夹4橡皮管5温度计6出水口7冷凝器8进水口9连接管10抽气口11接收瓶 * (二) 超滤浓缩 超滤(ultrafiltration) 浓缩以压力差为动力,将待浓缩溶液通过超滤膜,酶分子较大被滞留,水分子和小分子选择性透过,达到浓缩目的 。 图4-61 酶的超滤浓缩 * (三)吸水剂 1.胶过滤浓缩 : 利用葡聚糖凝胶Sephadex G-25或G-50等的吸水特性。将干胶直接加入样品溶液,吸水膨润后,再过滤或离心分出浓缩的酶液。 * 2.聚乙二醇浓缩: 聚乙二醇(polyethylene glycol),简称PEG 。 利用PEG的吸水特性。将PEG涂于装有酶溶液的透析袋上,置于4℃下,干PEG粉末吸收水和盐类,酶溶液即被浓缩。 一般用分子量大的PEG,如PEG 6,000和PEG 20,000,以防止PEG进入蛋白质溶液。 * 6. 应用 1)纯化带“标签 (tag)”蛋白 如:带有 His-tag,GST-tag 蛋白纯化 2) 抗体及Fc融合蛋白纯化 Protein A * (六) 反相层析——高效(压)液相层析(HPLC 常用于分析) 反相层析原理: 同疏水层析,常用于高效液相层析 特点: ①使用的固相支持剂颗粒很细( 5um),表面积很大,因而分辨率很高。 ②溶剂系统采用高压,因此洗脱速度增大。 固定相(柱填料): 常用坚硬、耐高压,粒度小的硅胶。 * 反相色谱中,蛋白质按其疏水性大小进行分离,极性越大疏水性越小的溶质,越不易与非极性的固定相结合,先被洗脱下来。 即:随着甲醇梯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