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说课幻灯片讲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孔雀东南飞 一、教材 《孔雀东南飞》是语文必修教材第五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本单元要求学生鉴赏《孔雀东南飞》,要在全文熟读及部分背诵的过程中,领悟诗人抒发的思想感情。 《孔雀东南飞》是我国保存下来的古代最早的一首长篇叙事诗,也是最优秀的民间叙事诗。 教学目标: 1、知识能力目标: 学习文章刻画人物的手法,培养学生分析人物性格的能力;培养学生探究文章思想内容的能力。 2、情感德育目标: 体会人物复杂的心理和男女主人公真挚的情感,充分认识到封建家长制及封建礼教摧残男女青年幸福生活的罪恶。 培养学生珍爱生活,敢于和一切腐朽势力作斗争的情操。 二、学情: 学生目前处在高二上学期,有一定的知识储备,具备了一定的审美情趣,兴趣动力较足。另外,因为是民歌,比较接近口语,所以学生在语言上的理解问题不大。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 对诗中主要人物的性格进行分析和把握; 教学难点: 体味人物性格及诗歌的思想内容。 四、教学方法 用问题引导的方式,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归纳表达。 五、教学过程: 1、引入: 爱情,是一个古老永恒而又年轻常新的话题。才子佳人,痴男怨女,多少悲欢离合,几许浓情蜜意,引发了多少文人墨客来真挚描写,热烈咏叹。中国的文学史上从来就不缺乏凄美的爱情故事。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一篇经典之作《孔雀东南飞》。 2、文学常识: 本诗原题《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又名《焦仲卿妻》。选自南朝陈代徐陵编的《玉台新咏》,这是我国最早的乐府诗集。本诗时保留下来的我国古代最早的也是最长的一首长篇叙事诗。称“古今第一首长诗”(区别于第一首长篇抒情诗:离骚)。与《木兰辞》合称 “乐府双璧” 。 3、 播放屠洪刚演唱的《孔雀东南飞》歌曲,渲染气氛,带领学生进入情境,同时播放画面让学生回忆文章内容。 4、重新播放图片,检查预习: (请学生接力概述故事情节,每人2幅图片。) 5、问题探究: 问题一:封建社会妇女被休一般被视为耻辱,为什么刘兰芝被休后反而有县令、太守为子求婚? (探究刘兰芝性格特征) 如:第9段 “鸡鸣外欲曙,新妇起严妆。著我绣夹裙,事事四五通。足下蹑丝履,头上玳瑁光。腰若流纨素,耳著明月珰。指如削葱根,口如含朱丹。纤纤作细步,精妙世无双。” “ 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罗敷喜蚕桑,采桑城南隅。青丝为笼系,桂枝为笼钩。 头上倭堕髻,耳中明月珠。湘绮为下裙,紫绮为上襦。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著帩头。 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陌上桑》 总结: 刘兰芝的性格特征: 美丽、沉着、镇定、讲自尊、外柔内刚、有涵养、多才多艺、聪明能干、吃苦耐劳、孝敬老人、考虑周到、不慕荣华富贵、忠于爱情,坚强忠贞等等。 其他原因补充: 汉代的儒家思想束缚还不算严重,女子再嫁很正常。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反映老百姓的美好愿望。 问题二:兰芝是一位勤劳、善良、美丽的女性,与焦仲卿夫妻感情又极为深厚,为何却遭到了焦母的驱逐,焦母驱逐兰芝的原因是什么? 引出问题1: 通过以上分析,焦母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 (探究焦母性格特征) 引出问题2: 同是封建家长制的代表,刘兄在思想性格上有什么特征?(探究刘兄性格特征) 问题三:面对焦母的逼休,焦仲卿、刘兰芝二人的态度如何,反抗方式有什么不同? (探究焦仲卿性格特征) 6、小组合作探究: 请完成《刘兰芝、焦仲卿死亡报告》 刘兰芝、焦仲卿死亡报告 死亡人姓名 刘兰芝 焦仲卿 死亡时间 死亡方式 死亡地点 死亡前最后接触的 人员及交谈内容 死亡原因 (通过对死亡原因的分析,分析文章的思想内容。) 7、作业布置: 分配各学习小组选择文章的不同部分分别完成改写,全班提供一部完整的现代版《孔雀东南飞》剧本。 六、板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