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学期授课计划.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科学学期授课计划
篇一:内科学五年制教学大纲(2014.1)
《内科学》五年制本科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101005E
课程名称:内科学
英文名称:Internal Medicine
课程性质:专业课
总 学 时:198学时(理论学时:108学时),(实验、实践、讨论学时:90学时)
学 分:11学分
适用专业:五年制临床医学、五年制临床医学(定向培养)
预修课程(编号):人体解剖学(0101029)、组织学与胚胎学(0101070)、生理学(010201Y)、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010601P)、病理生理学(0102030)、病理学(0103010)、医学免疫学(0105019)、药理学(0701010)、诊断学(1010010)、医学影像学(1010031)。
建议教材:“十二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内科学》第八版,葛均波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课程简介:《内科学》是重要的临床医学骨干课程之一,近年来医学科学研究有很大的发展,这些新进展为《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临床实践教学提供广阔的素材。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能够在突出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反映医学研究的新成果,并能更好地切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福建医科大学内科学教研室主任联席会议召集人单
位组织我校附属第一医院、附属协和医院、附属省立医学院等附属医院内科学教研室的临床骨干教
师编写了五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教学大纲,本教学大纲有以下特点:(1)根据学科发展状况及我校的教学特点,对每个系统疾病的理论教学内容进行了取舍,使理论教学内容更加精炼,更加切合当前医学发展的实际情况,同时也兼顾到执业医师考试的基本要求。(2)明确了每一章节“了解”、“熟悉”和“掌握”的内容,每个章节都增加了部分“课后训练内容”,更有利于与前期基础课程的衔接,使《内科学》的理论教学安排更具有层次感,重点更加突出,有利于引导学生自学和课后复习。(3)对《内科学》临床见习课教学大纲作了比较大的修订,如:明确了教学查房和临床医疗查房的内容和作用;明确了各系统必须见习的病种等。
制定本教学大纲,将使我校5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内科学》的教学进一步规范,也有利于教学管理部门对《内科学》教学进行动态管理。尽管参与编写的各位老师做了很大的努力,力争使教学大纲更加完善,但是由于编写时间紧迫、科学技术发展快速,教学大纲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希望各位老师在使用中发现问题,为下今后的修订工作作好准备。感谢参与《内科学教学大纲》编写的各位老师。
二、教学内容与要求
第一篇 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内科学》定义、地位、研究范围。
2.熟悉医学模式的发展规律,熟悉循证医学的概念。
3.了解学好《内科学》的基本方法。
二、计划学时数:2学时
三、教学内容
1、内科学是临床医学的基础
2、内科学的进展
3、如何学好内科学
a 书本知识与临床实践
b正确认识疾病与患者
c 正确对待辅助检查
四、课后训练内容:
1、内科学的特点与发展
2、学习内科学的方法
第二篇 呼吸系统疾病
第一节 慢性支气管炎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1.掌握慢性支气管炎的诊断,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鉴别诊断和治疗。
2.熟悉慢性支气管炎的病因和发病机理。
二、计划学时数 1学时
三、教学内容
1.概述 慢性支气管炎是气管、支气管及其周围组织的慢性非特异性炎
症,以反复咳嗽、咳痰为主要症状。病情持续性进展可导致阻塞性肺
气肿,甚至肺心病。着重指出其危害性大,必须积极防治的重要意义。
2.病因和发病机理 慢性支气管炎病因和发病机理尚未完全明了,可能
由于机体内外各种因素综合作用而引起。
3.病理 慢性支气管炎病理变化特征。
4.临床表现 (1)症状:重点阐述“咳”“痰”“喘”症状。
(2)体征:急性发作期可闻及干湿啰音,
5.辅助检查 (1)X线检查:肺纹理增粗,紊乱及(或)肺气肿的X线征
象。
(2)肺功能检查:早期常无异常,后期可出现气道阻塞表现。
(3)实验室检查:急性发作期细菌学及血液的检查对确定发
作原因和选择抗菌治疗有一定参考价值。
6.诊断和鉴别诊断
(1)诊断:依据咳嗽、咳痰,或伴有喘息,每年发病持续3个月,并连
续2年或2年以上,并注意排除其它慢性气道疾病后,才能建立
诊断。
(2)鉴别诊断:着重慢性支气管炎与肺结核、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
剂支气管肺癌等的鉴别。
7.治疗 不同病期采取不同的治疗方法。
(1)急性发作期的治疗:a.以控制感染为主,一般常用抗菌药物或视感染
病菌对药物的敏感性选用药物。
b.祛痰、止咳
c.解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