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电图(西安医学院讲课ppt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6、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①非药物所致的持续而显著的心动过缓(50次/min) ②窦性停搏与窦房阻滞 ③明显的窦性心动过缓同时伴有室上性快速心律失常发作,称慢-快综合症 ④如病变同时累及房室交界区,则不出现交界区性逸搏,或同时出现房室传导阻滞者,称双结病变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期前收缩 定义: 起源于窦房结以外的异位起搏点提前发出的激动 基本特点: 1)基本节律 2)提前搏动 3)代偿间歇 (三)期前收缩 1、室性期前收缩 ①提前出现的宽大、畸形QRS波,QRS间期≥0.12s; ②其前无P波,T波与主波方向相反; ③代偿间歇完全;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P P P X 2X 频发期前收缩 二联律 三联律 多源性室早 成对室早 (三)期前收缩 2、房性期前收缩 ①提前出现的P’波,形态略不同于正常,其后的QRS波同正常; ② P’-R间期>0.12s; ③代偿间歇不完全;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三)期前收缩 3、交界性期前收缩 ①提前出现的QRS波,形态同正常; ②其前可无P波;若有P波,属逆行P波,可出现在QRS 波前,但P-R间期0.12s,亦可出现在QRS波后, R-P间期0.20s; ③代偿间歇完全;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四)阵发性心动过速 1、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 ①连续出现≥3次房性(或交界区性)早搏,QRS形态正常 ②频率160-250次/分 ③R-R间期规则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四)阵发性心动过速 2、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 ①频率140-200次/分, ②QRS波群宽大畸形,时限>0.12秒 ③如能发现P波,P波频率慢于QRS波频率 ④如出现心室夺获波或室性融合波有利于鉴别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3、近期(亚急性期) 坏死型Q波存在 损伤型ST段恢复至基线 T波倒置由深到浅 (二)心肌梗死图形演变及分期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V1 V2 V3 V5 Ⅰ Ⅱ Ⅲ 4、陈旧期(愈合期) 坏死型Q波残留 损伤型ST段恢复基线 缺血型T波正常或双向、倒置 (二)心肌梗死图形演变及分期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二)心肌梗死图形演变及分期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正常 超急性期 急性期 亚急性期 陈旧期 心脏冠状动脉供血和室壁 左前降支: 左室前壁 前室间隔 左回旋支: 左室侧壁 右冠状动脉: 右室壁 左室后壁(多数) 左室下壁(多数) (三)心肌梗死的定位诊断 坏死型Q波判断部位 1、前间壁:V1-V3 2、前壁:V3-V5 3、广泛前壁:V1-V5 4、下壁:Ⅱ、Ⅲ、aVF 5、侧壁:Ⅰ、aVL(V5、V6) 6、后壁: V7、 V8、 V9 7、右室: V3R、V4R、V5R 8、非Q波性心梗(心内膜下心 肌梗死)-各导联均无Q波,胸 前导联呈现ST段下移,T波倒置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V1 V2 V3 V4 V5 Ⅰ Ⅱ Ⅲ avR avL avF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 广泛前壁心肌梗塞 前间壁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的分类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1、Q波型心肌梗死2、非Q波型心肌梗死 见于多支冠脉病变、发生多部位梗死、梗死范围弥漫或局限 非Q波型心肌梗死 常见心电图表现: 1、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广泛多导联ST段显著压低,T波倒置,有演变 局灶性心梗: 心电图改变同上述典型Q波心肌梗死 不出现病理性Q波 即部分导联ST段弓背向上抬高、T波倒置 且有演变过程 3、仅有T波倒置伴演变 1、ST段抬高心肌梗死 2、非ST段抬高心肌梗死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心内膜下心肌梗死 *可能的广泛前壁非Q波心肌梗死* 心肌梗死合并室壁瘤 ST段斜型升高持续达半年以上 心肌梗死合并右束支传导阻滞 初始向量显示心肌梗死特征 终末向量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特征 异常心电图 心肌梗死 *急性下壁心肌梗死伴右束支传导阻滞* 心律失常的定义:心脏激动起源异常或/和传导异常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心律失常的机制 心肌细胞的自律性——改变 心肌细胞的兴奋性——改变 心肌细胞的传导性——改变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一)心律失常分类 按机理分: 1、激动起源异常 2、激动传导异常 异常心电图 心律失常 窦性心律失常 窦性心动过速 窦性心动过缓 窦性心律不齐 病态窦房结综合症 异位性心律 被动性 逸搏 逸搏性心律 主动性 期前收缩 心动过速 扑动与颤动 干扰与脱节 预激综合征 传导阻滞 窦房阻滞 房室传导阻滞 室内传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