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北京优秀教学设计征集评选方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
征集与评选工作方案(2011年)
为进一步深化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引导教师进一步学习新课程理念,转变教育教学观念,积极探索新课程教学的途径和方法,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决定于2011年继续开展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工作,特制定本方案。
一、评选目的与任务
(一)引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研究和反思,促进教师在新课程的实践中,研究新课程、探索新模式,进一步推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二)引导教师从以往单一的教案撰写向有意识的教学设计转变,通过教学设计研究,对教学过程进行动态调整,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引导教师对教学实践中的重要问题进行研讨,进一步深化在课堂教学各关键环节有效设计的研究,推出一批具有典型示范意义和不同教学风格的教学课例和案例,指导教师对课堂教学进行探索。
(四)征集、评选出一批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优秀课堂教学设计,促进中小学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化发展。
二、评选组织
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基础教育教学研究中心(以下简称“市基教研中心”)在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的领导下,具体负责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工作。
三、评选程序
北京市基础教育教师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和评选,由各区县教委业务部门统一负责组织申报和初选,并集中向市基教研中心推荐;市基教研中心负责组织专家进行评审。评选程序如下:
(一)各区县教研部门进行初评:将评选出的地方和校本课程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交市基教研中心办公室;各学科评选出的优秀教学设计上交市基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室。
(二)市级评选由市基教研中心组织专家,将区县推荐的教学设计进行复评,根据一定数额比例确定三等奖,推荐一、二等奖候选参加终评。
(三)市基教研中心组织专家评审组对推荐出的一、二等奖候选教学设计进行终评。终评现场对教师开放,远郊农村地区教师可通过网上直播观看部分学科现场研讨。
1.由教师结合课堂教学实录,对视频片段进行解说,说课不超过15分钟;
2.教师现场答辩5分钟;
3.专家评审确定一等奖和二等奖建议名单;
4.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审核确定获奖名单。
(四)征集评选的时间安排
1.每年6-9月初,制定工作方案,下发各区县教研部门及各学科教研室。
2.每年9月底前,市基教研中心及各学科教研室布置地方、校本课程和学科的优秀课堂教学设计征集与评选工作事宜。
3.每年10-12月,市基教研中心及各学科开展教学设计研究、总结、指导工作;各区县征集教学设计并进行区县级初评;同时布置下一年度的工作方案。
4.次年3月底前,市基教研中心及各学科完成市级学科复评工作,确定三等奖,被推荐一、二等奖优秀教学设计的教师准备终评说课及答辩。
5.次年5月,完成获奖教师答辩及终评工作。上报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工作领导小组审核。
6.市教委每年于课改总结会上通报评选结果,表彰获奖单位及个人,并整理宣传推广成果。
四、征集评选要求
(一)征集对象
参加北京市基础教育课程教材改革实验的全体学校领导、教师、教研人员等符合要求的作品。
(二)教学设计活动的主题
关注课堂教学实效性,根据课程改革推进要求,确定年度具体主题内容。
2011年度活动主题为“合理开发和利用课程资源”。
(三)教学设计评选要求
参加评选的教学设计为1课时的教学活动,主要内容包括文字资料、多媒体资源、本课时教学实录。
1.教学设计要求
(1)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
本节(单元)课教学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的说明。
(2)教学背景分析
包括学习内容分析、学生情况分析、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说明、技术准备,以及前期教学状况、问题、对策等研究说明。
(3)本课教学目标设计
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教学目标。
(4)教学过程与教学资源设计
包括教学内容、教学进程、学生活动、所需要的教学资源及教学指导策略等说明,可附教学流程图。
(5)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包括对本节课的学生学习效果和教师自身教学效果的评价分析。
(6)教学设计特色说明与教学反思
用300-500字简要描述本节课教学设计的特色之处。文字资料中还应包括教学反思。
2.多媒体资料要求
多媒体资料包括:教师演示文稿、教学课件、教师用素材、学生用素材等,也可包含学生作品。
3.教学实录要求
(1)本课时教学设计的完整教学现场实录(中学45分钟/小学40分钟);
(2)图像清晰、声音清楚;
(3)教学实录视频文件必须采用mpg2格式压缩,分辨率720×576(DVD格式)。
(四)参评材料
1.参评材料以DVD光盘形式上交,包括教学设计文本、多媒体资料和教学实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