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中的现实主义.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诗歌中的现实主义
-----------董博文
什么是诗歌?
诗歌是一依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很多类别。
它具有以下四个特点
1)诗歌内容是社会生活的最集中反映。
2)诗歌有丰富的感情与想象。
3)诗歌的语言具有精练、形象、音调和谐、节奏鲜明等特点。
4)诗歌的形式:不是以句子为单位,而是以行为单位,分行又主要是根据节奏,而不是以意思为主。
什么是现实主义?
现实主义的基本原则,是按照生活的实际样式再现生活,并通过对生活真实的、具体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反映社会生活的本质或本质的某些方面。
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康、崇伍、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诗经在内容上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周代各地的歌谣;《雅》是周人的正声雅乐,又分《小雅》和《大雅》;《颂》是周王庭和贵族宗庙祭祀的乐歌,又分为《周颂》、《鲁颂》和《商颂》。
诗经中的现实主义
《诗经》富有现实主义精神,首推《国风》中的两周民歌,其次是《小雅》、《大雅》中的文人讽喻诗。它们在内容上的主要特征是正视现实,描写现实、揭露现实和批判现实;在艺术上的主要特征是文风朴素,语言简洁,比兴巧妙,人物形象真实、自然而生动,生活画面亲切感人等。《诗经》在内容和艺术上的主要特征,也就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传统的主要特征,继《诗经》之后,两汉乐府民歌,魏晋南北朝诗歌,唐、宋、元、明、清文学,都继承和发扬了《诗经》的现实主义传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现实主义诗人和现实主义作品。
为什么说《诗经》是现实主义文学的源头?
《诗经》是我国文学的光辉开端,它以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内容,精湛而杰出的艺术成就把我国诗歌发展推向了第一个高峰, 其影响巨大而深远. 《诗经》最大的成就是在诗歌创作上建立了现实主义的优良传统,面向生活,反映现实,显现出鲜明的现实主义创作特色;其所采用的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对后代文学影响较大;在形式上,《诗经》多是四言一句的四言体诗,多采用复沓方法,创造出浓郁郁的诗意.《诗经》中在赞美爱情,歌颂生活,嘲讽黑暗,揭露暴政的同时,大量地巧妙地运用赋比兴的手法,寄物寓人,咏诗言志,其白描、写实的艺术风格,令人赞不绝口,许多名句千古传唱,今天的少年儿童大多耳熟能详.
《诗经》中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影响
在华夏文明灿烂的诗河里,有一个最重要的源头——《诗经》,它所展现的现实主义精神光芒在后世文学创作和文化历程中有着重要影响和深远意义,在中国文学史上永放光芒。孔子曾对《诗经》多次做出很高评价,“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何为!”由此可见《诗经》的现实意义中的实用功利性。“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这是孔子关于诗的社会作用作出的比较系统的理论表达,以及指出的诗的政治功利性。我们这里表述的现实主义精神,不仅仅是指《诗经》的政治教化和社会功利性,还指《诗经》直面现实的艺术特色和《诗经》中表现的情感抒发。
《诗经》中的美文欣赏
감사합니다!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