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体(一)》教学大纲(表演专业男生).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形体(一)》教学大纲(表演专业男生)
2005-11-23 课程编号:27355
课程名称:形体(一)
英文名称:Physique art 1
学 时:80(16理论+64实践)
学 分:3
适用学科:表演
课程类别:专业课A组课程
先修课程:无
?
一、课程教学目标
形体课是表演性艺术类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它要求学生掌握形体训练的基本方法和规律,具有一定的形体语言技巧和理论基础。通过系统的训练,培养学生健全的体格与完好的心理素质,了解舞蹈、武术、戏曲等相关艺术门类的形体艺术的审美异同,全面提高学生的艺术审美能力和实践能力,为学生的影视艺术表演实践服务。
二、教学内容及基本要求
教学采取课堂教学和学生练习相结合的办法,第一学年,照顾中下等学生的学习进度;第二学年,采取拨高的办法,以优生带差生,以达到共同进步的目的,通过两年的学习,学生要具有一定的柔韧性、灵活性和控制能力等方面的基本功,掌握摔、翻、滚、跳等方面的基本技巧,具备用所学知识为塑造人物形象服务的能力。
第一章 形体常识及基础理论
二、舞蹈是以有节奏的、美化的形体动作为手段来表达人的内在心态,反映社会现象生活的一种艺术。 三、舞蹈的起源有史前论、性论、宗教论。而马克思主义的观点是:劳动创造了舞蹈。
四、舞蹈有认识作用、审美作用、教育作用、团结作用、自娱和健身以及表达情感等作用。
五、舞蹈的表现手段:
舞蹈动作、舞蹈动作组合、造型、手势、表情、构图、哑剧等。
六、舞蹈的种类
按功能可分为:自娱性、表演性、自娱与娱人相兼、蔡祠性舞蹈。
按舞蹈语方分:古典、芭蕾、民间、现代和交谊舞。
按舞蹈体裁分:情节、情绪、歌舞、组舞、音乐舞蹈史诗、舞剧等。
按人数分:独舞、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
七、舞蹈的基本功:
协调性、灵活性、柔韧性、舒展性、稳定性。
第二章 形体训练
一、基本形态和练习方法
运用对比的手法,对照芭蕾中国古典舞外在特征上的异同,如:手型、手位、脚位。
形体的训练常用活动练习:
压脚背、压肩胛带、下腰、下胯、压腿
二、活动练习
蹲、压胯、抱前腿、把上直立、曲膝耗腿、踢腿、下腰、压腿、压腿后跟、搬腿。
三、Battement tendu(擦地)
前、旁、后三个方向;
一位和五位变化
四、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前、旁、后三个方向;
一位和五位上的变化。
五、Plie(蹲)
demi plie和Grand pline的做法;
一、二、五、四位上的Plie;
正反两边的做法;
按照一、二、三、五、四位蹲的顺序,把练习编成组合。
六、Roud de jembta terre(划圈)
“划圈”实际上是“擦地”的延伸;
前、旁、后三个方向的做法;
熟练以后可以稍加变化。
七、Battement fondu(单腿蹲)
前、旁、后三个方向的做法;
主力腿立脚尖和不立脚尖的做法;
把动作按顺序编成完整组合。
八、Battement frappe(小弹腿)
绷脚背的做法;
勾脚面的做法;
主力腿平放和立半腿尖的做法;
组合的结构与“Battement fondu”同。
九、releve(脚尖练习)
半腿尖时,不能倒脚不能扌汇 脚;
编成组合;
十、Adagio(控制)
压腿时注意整个大腿要外开;
前、旁、后三个方向的做法;
把动作编成组合。
十一、Grand battement jete
前、旁、后三种踢法
踢腿时腿部要放松、腿背微直;
把动作编成组合。
十二、Poute proues
前、旁、后腰的做法,辅助以拧、倾、涮腰、云腰等;
后腰分为胸腰和中腰。
十三、复习与考查
本节为复习课,重点在查漏补缺,巩固本期所学知识。
本期所学内容的全面考查,计入平时成绩。
十四、Battement tendu(擦地)
分为一位和五位两种做法,手上的姿态与脚下的动作要成交叉状。分左右两边做。
十五、Battement tendu jete(小踢腿)
做法为“小踢腿”,但结构与“擦地”同。
十六、Temps lie(移重心)
分为前、后、左、右四个方向;
注意手上姿势与脚下步伐的交叉感觉。
十七、Balance
注意三步为“低、中、高”的规律;
横向、斜向、前进和后退的做法;
加入一定的舞蹈动作、融合为一体。
十八、Grand Battment jete(大踢腿)
分为“前、旁、十字、蹁、盖、后腿”六种踢法。
注意踢“旁、后”腿时手的配合。
十九、Pirouette(原地转)
分四位转、五位转两种,四位转又可以分为向里和向外两种做法。
二十、Changement 和E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