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5-2黄酮类成分题稿.ppt

发布:2017-03-26约3.01千字共3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量法定容 思考题 1、含黄酮类成分制剂进行定性鉴别的方法与原理? 2、含黄酮类成分制剂进行定量的常用方法及其原理? 常用于黄酮类化合物定量显色反应的试剂是() A. 盐酸-镁粉 B. 盐酸 C. 甲酸钠 D. 醋酸钠 E. 三氯化铝或硝酸铝 E 含黄酮中药制剂鉴别可选用 ( ) A. 氢氧化钠溶液显色 B. 二氯氧锆显色 C. 盐酸-镁粉显色 D. 三氯化铝溶液显色 E. 泡沫反应 BCD 第二节 黄酮flavone类成分的分析 目的要求 了解黄酮类的理化性质,熟悉黄酮类定性鉴别。 掌握中药制剂内黄酮类的供试液的提取纯化制备方法、定量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第五章中药制剂中各类成分分析 一、概述 ? 二、理化性质 三、黄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 四、黄酮类成分的定量分析 五、应用实例   黄芩、淫羊藿、葛根、陈皮等 主要内容 一、概述 1、自然界存在形式:苷元(非糖部分)、苷(与糖结合)。 2、基本结构类型 (2-苯基色原酮) 1、溶解性(供试液制备) 游离黄酮:难溶于水,较易溶于MeOH, EtOH, EtOAC.(Et乙基) 黄酮苷:可溶于热水, MeOH, EtOH, EtOAc等强极性及中极性溶媒。 难溶或不溶于弱极性有机溶媒中CHCl3、C6H6。 ∴对于含黄酮类成分的制剂,常用醇来提取制备样品液。 二、理化性质 2、酸碱性 酸性:黄酮类化合物因分子中多有酚羟基,故显酸性,可溶于碱性水溶液、吡啶、甲酰胺及二甲基甲酰胺中。酸性强弱:7,4‘- 二羟基 7-或4‘- 羟基 一般酚 5-羟基 碱性氧原子的性质 3、显色反应 盐酸-镁粉(锌粉)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的配合反应 可用于鉴别,但要避免假阳性结果 4、紫外光谱特征 2-苯基色原酮具有特定的紫外吸收 三、黄酮类成分的定性鉴别 1、化学显色反应鉴别 常用: 还原反应 金属盐类试剂 (1)还原反应 Ⅰ、盐酸-镁粉反应 检识黄酮类成分的最常用方法之一。 A、原理:黄酮类成分经还原后生成花色苷元及其二聚物,呈红色。 B、操作步骤 a、适当方法提取分离制备样品液,常用乙醇、甲醇、EtOAc为溶媒。 b、取样品液1~5ml+少许镁粉→振荡→+浓HCl数滴→呈红色 c、建立方法与考察干扰情况时,需作对照(阴性、假阳性)。 d、结果 阳性:呈橙至红色。说明可能有黄酮、黄酮醇及其二氢化合物存在。 D、举例 如:药典中牛黄解毒片、清喉咽合剂、葛根芩连片中都含有黄芩。 黄芩:含黄酮类化合物,主要为黄芩苷、黄芩素、汉黄芩苷、汉黄芩素、黄芩新素Ⅰ、Ⅱ等,且具C5OH, 黄芩素及其苷具邻二酚OH。 ∴可用还原反应及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定性鉴别。 例: 牛黄解毒片的定性鉴别方法 取6片去衣+乙醇10ml→△10min→滤液→取滤液1~5ml+少许镁粉→振荡→+浓HCl数滴→△→呈红色。 结论:阳性。 取6片去衣+乙醇10ml→△10min→滤液→取滤液1~5ml+浓HCl数滴→△→呈红色。 结论:假阳性。 (2)与金属盐类试剂的络合反应 Ⅰ、锆盐-枸橼酸显色反应 黄色不退 示有C3-OH 黄色消失 示有C5-OH 样品甲醇液 + 2%ZrOCl2 示有C3-OH,C4=O;C5-OH,C4=O →黄色 ↓ 检出区别C3-OH,C4=O与C5-OH,C4=O黄酮类。 举例:银黄注射液的定性鉴别 --银黄注射液1.0ml+5%亚硝酸钠,10%硝酸铝液各0.30ml→↓阳性 --银黄注射液0.1ml+水10ml→取此稀释液2.0ml→+2~5%ZrOCl2 2滴→显色→+2%枸橼酸甲醇液→褪色。 2、薄层色谱鉴别 TLC是含黄酮类成分制剂最常用的定性方法。 硅胶薄层色谱:分离弱极性化合物较好; 聚酰胺薄层色谱:分离含游离酚羟基的黄酮及苷颇为理想; 纤维素薄层色谱:适于分离多糖苷混合物。 (1)硅胶薄层色谱 A、原理:用硅胶分离黄酮类--遵循正相色谱层析规律;化合物极性越强,所需溶剂极性越大。其Rf 值顺序如下: RCH3 >RH>ROCH3 >R-O-糖>ROH B、常用的溶剂系统如下,其配比可根据需要加以调整。 甲苯-乙酸乙酯-甲酸(5:4:1):黄酮苷元; 苯-甲醇(95:5):黄酮苷元; 苯-甲醇-乙醇(35:5:5):黄酮苷 氯仿-甲醇(8:2):黄酮苷元及苷 甲苯-甲酸乙酯-甲酸(5:4:1): 双黄酮 C、举例1愈风宁心片 主要组成为葛根,定性检出葛根素。 第一步:制备供试样品液:取片,去衣,研细,甲醇提取。 第二步:点样:将供试样品液与对照品溶液(葛根素)点于同一块硅胶G薄层板上。 第三步:展开: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