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数据预处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实习二、数据预处理→Data Preparation→Data Preparation菜单(图2.1)
ERDAS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DataPrep图标→Data Preparation菜单(图2.1)
图2.1 Data Preparation菜单 从图2.1可以看出,ERDAS IMAGIMG数据预处理模块包括了7项主要功能,其中第一项功能(生成单值图像)比较简单,第六项功能(非监督分类)将在图像分类中进行说明。下面将主要介绍其余五项功能,重点是图像几何校正和图像拼接处理,因为这两项操作是从事遥感应用研究必须开展的基本工作过程。
二、三维地形表面(3D Surfacing)
三维地形表面工具允许用户在不规则空间点的基础上产生三维地形表面,所支持的输入数据类型包括:ASCII码点文件、ArcInfo的Coverage点文件和线文件,ERDAS IMAGING的注记数据层,以及栅格图像文件IMG。
所有输入数据必须具有X、Y、Z值,三维地形表面工具所应用的TIN插值方法,所输出的是一个连续的栅格图像文件。每一个已知的空间点在输出的地形表面上保持Z值不变,而没有Z值的空间点,其输出表面的Z值是基于TIN其周围的已知点插值计算获得的。
在三维地形表面工具中提供了两种TIN插值方法:线性插值(Linera)与非线性插值(non-linear)。线性插值方法是应用一次多项式方程进行计算,输出的TIN三角面是一些有棱角的平面;非线性插值方法应用五次多项式方程进行计算,输出的是平滑表面,这种情况下,TIN三角面不是一个平面,而是具有弹性的曲面。线性插值方法速度快但结果简单,而非线性插值方法产生基于不规则分布数据集的非常连续的、圆滑的表面结果。
1.启动三维地形表面(Surfacing Create Surface)
ERDAS 图标面板菜单条:Main→Data Preparation菜单
→选择Create Surface→打开3D Surfacing对话框(图2.2)
ERDAS 图标面板工具条:点击Data Pre图标,打开Data Preparation菜单
→选择Create Surface→打开3D Surfacing对话框(图2.2)
3D Surfacing对话框由菜单条(Menu Bar)、工具条(Tool Bar)和数据表格(Data CellArray)组成。菜单条主要由文件操作(File)、数据表操作(Row)和表面生成(Surface)菜单组成,而工具条则由读取数据(Read Point)文件、保存数据文件(Save Point)和生成地形表面(Perform Surfacing)图标组成。
图2.2 3D Surfacing对话框(读入数据之后) 2.定义地形表面参数(Defining Surface Parameters)
3D Surfacing对话框菜单条:File Read 打开Read Point对话框(图2.3)
图2.3 Read Point对话框 在Read Point 对话框中需要定义下列参数:
→数据源文件类型(Source File Type):ASCII File
→数据源文件名称(Source File Name):Inpts.dat
→OK(关闭Read Points对话框)→打开Import Options对话框(图2.4)
在Import Options栏目,需要定义下列参数:
→选择字段类型(Field Type):Delimited by Separation(分割字符)
→选择分割字符(Separation Charactor):Comma(逗号分割)
图2.4 Import Options 对话框(Field Definition栏目) →每行结束字符(Row Terminator Charactor):Return New Line(DOS)
→确定跳过几行(Number of Rows to Skip):0(从头读)
→点击Input Preview标签,进入Input Preview栏目(图2.5)
从Import Options对话框显示的原始数据可知,数据文件中的数据记录方式是一行一个点,每一行数据包括点号、X坐标、Y坐标、Z坐标(高程值)四个字段,其中点号在此处读入数据时不需要,因此,必须在Import Options对话框的Colum Mapping中确定X、Y、Z与数据文件中字段的对应关系:
→Output Column Name:X对应Input Field Number:2
→Output Column Name:Y对应Input Field Number:3
→Output Column Name:Z对应Input Field Nu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