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水中的铜》课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测定水中的铜
任课教师:王艳
2009-4-20
一、实验目的
1)加强理解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原理
2)掌握火焰原子吸收光谱仪的操作技术
3)熟悉原子吸收光谱法的应用
二、实验原理
1原理
原子的外层电子由基态E 跃迁到激发态,要从外界吸
0
收一定的能量,这种特定的能量称为特征谱线。
在通常的原子吸收测定条件下,原子蒸气相中基态原
子数N0近似地等于总原子数N。气态的基态原子总数与
物质的含量成正比,故可用于定量分析。
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和一定的火焰宽度情况下,吸光度
可表示为:
A k c
表明峰值吸光度A与试样中被测组分的浓度c成线性关
系,它是原子吸收光谱法定量分析的基础。
2、定量分析方法
标准曲线法
标准加入法
标准曲线法
• 配制标准溶液系列
• 在相同条件下,按浓度由低到高的顺序测定吸光度值
• 以c为横坐标,A为纵坐标绘制A—c标准曲线
• 测定试样的吸光度A , 由标准曲线上用内插法求出被
测元素的含量。
在实际分析中由于待测元素浓度过高、发射线和吸收
线半宽度之比过大、火焰中各种干扰效应等可能造成
标准曲线弯曲。
注意事项:
标准溶液浓度的配制应在A—c关系直线范围内。吸光
度在0.15-0.6之间测量的准确度较高。
标准溶液和待测试样的处理试剂要相同。
在分析过程中操作条件保持不变,应扣除空白。
每次测定前都应用标准溶液对吸光度进行检查和校正。
标准曲线法简便、快速,但仅适合组成简单
的试样。
标准加入法
取几份相同量的被测
1 2 3 4
溶液(Cx )
第二份起加入不同量
的待测元素标准溶 0 Cs 2Cs 4Cs
液,稀释至相同体积
测定吸光度 A x A1 A2 A3
外延此直线与横坐标交
于Cx ,即为试样溶液中
待测元素的浓度
注意事项:
待测元素的浓度c与吸光度值A应呈线性关系。
至少采用4个点作外推曲线,加入标准溶液的量要适当。
此方法可以消除基体效应,但不能消除背景吸收的影响。
斜率较小的曲线(灵敏度差),容易引起较大误差。
三、仪器及试剂
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
铜空心阴极灯;
空气压缩机;
钢瓶乙炔;
移液管:2、5、10 ml;
量瓶:100 ml;
一般实验室常用仪器和设备。
四、实验步骤
1、 绘制工作曲线
标准系列各点含铜浓度分别为0,2.00,
4.0,6.0,8.0,10.0 mg/L。
以吸光值A -A (标准空白)为纵坐标,以铜的
i 0
浓度(mg/L)为横坐标绘制工作曲线,
2 、测定未知样品
定容100mL已酸化样品,测定吸光度值。根据
标准曲线计算水样浓度。
3、测定步骤
1)按下列数据设置实验条件
铜吸收线波长:324.7微米
灯电流1.5mA
狭缝宽度:0.2nm
空气流量:6L/min
乙炔流量:2L/min
燃烧器高度 6mm
2)依次吸喷标准溶液并读吸光度值
3)吸空白溶液
4)吸样品溶液并读吸光度值
5)吸入50ml去离子水清洗系统
6)熄火关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