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沪科版九年级物理全册教案:第十三章 第二节 科学探究 物质的比热容.doc

发布:2018-06-22约2.5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1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2×103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答: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 由猜想到制定探究方案 实验探究 板书结论 三、出示目标,让学生小结 依目标小结所学知识 可投影目标 四、巩固练习 1、铝的比热是0.88×103J/(kg·℃),表示的意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的温度计用水银做工作物质,是因为水银的比热容__________,当温度变化时需要吸收和放出的热量________,这样对被测物体的温度影响较小,并且水银的热膨胀性能强,温度改变时,体积变化大,容易观察。 3、状态一定的物质的比热容( ) A.跟它吸收的热量成正比 B.跟它的质量成反比 C.跟它的温度变化成反比 D.是物质的一种属性,大小与上述因素无关 4、某同学从下表提供的信息中,得出以下几个结论,其中错误的是( ) A.汽车发动机用水来冷却效果比较好 B.液体的比热容都比固体大 C.同种物质在不同状态下比热容值不同 D.质量相等的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铜吸收的热量多 几种物质的比热容表c/[J(kg·℃)] 水 4.2×103 干泥土 0.84×103 酒精 2.4×103 铜 0.39×103 冰 2.1×103 铝 0.88×103 煤油 2.1×103 铅 0.13×103 水银 0.14×103 砂石 0.92×103 五、作业:课本P31 1题 完成练习 反馈矫正 1.1kg的水温度升高(降低)1℃,吸收(放出) 4.B 巩固练习参考答案: 1.每千克铝温度每升高1摄氏度,所吸收的热量为0.88×103J 2.小 少 3. D. 4. B. 五、板书设计: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 第1课时 一、实验探究 二、比热容 1、猜想 1、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 2、制定方案:控制变量法 1℃所吸收的热量叫该物质的比 3、结论 容,符合“C” 2、单位:J/(kg·℃) 六、教学反思: 正确理解比热容的含义对学生掌握热量的计算非常重要,比热容概念的引入有助于学生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所以本节课应该联系实际,从分析物体吸热的多少入手,引出比热容的概念。 全 品中考网 第二节 科学探究:物质的比热容(第2课时)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2、会根据比热容进行热量的计算。 过程与方法: 3、在利用比热容计算热量的过程中,加深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二、重点难点: 热量的计算。 三、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或小黑板。 四、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说明 复习提问: 1、什么是比热容?单位是什么? 2、C铅=0.88×103J/(kg·℃)其物理意义是什么? 以铝的比热容为例:1千克的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0.88×103J的热量,那么质量为 千克的铝,温度升高Δt℃,需要吸收多少热量?引入新课。 思考回答 认同所研究的问题 巩固铺垫 引入新课 一、热量计算公式推导 1、从铝的比热容入手,逐步深入地引导学生归纳热量的计算公式。 (1)1千克铝温度升高1℃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1千克铝温度升高2℃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3)1千克铝温度升高100℃—30℃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4)1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5)2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6)m千克铝温度升高t-t0=Δt℃时,需要吸收多少热量? 2、我们已总结出物体吸收热量的计算公式,如果物体降温低,放出热量的计算公式呢? 二、例题:课本P30 例1 例2 三、出示目标,学生小结 计算: (1)0.88×103J (2)0.88×103J×2 (3)0.88×103J×(100-30) (4)0.88×103J×(t-t0) (5)0.88×103J×2×(t-t0) (6)0.88×103J×m× 归纳得结论: Q吸=c·m·(t-t0) 进一步归纳得结论: Q放=c·m·(t0-t) 做后讨论,进一步巩固热量的计算 依目标小结所学内容 也可从课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