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测试题及.docx

发布:2025-04-05约6.56千字共2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卷测试题及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狡黠(xiá)星宿(sù)慰藉(jiè)戛然而止(jiá)

B.稽首(qǐ)喟叹(kuì)栈桥(zhàn)强聒不舍(guō)

C.躯壳(ké)匀称(chèn)蓦然(mò)味同嚼蜡(jiáo)

D.恪守(kè)炽热(zhì)殷红(yān)气冲斗牛(dǒu)

答案:B

解析:A项“星宿”的“宿”应读“xiù”;C项“躯壳”的“壳”应读“qiào”;D项“炽热”的“炽”应读“chì”。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静谧鞠躬尽瘁妇孺皆知锋芒必露

B.懊悔一拍即合杂乱无张参差不齐

C.撺掇参差不齐鞠躬尽瘁参差不齐

D.屏嶂鞠躬尽瘁一拍即合参差不齐

答案:C

解析:A项“锋芒必露”应为“锋芒毕露”;B项“杂乱无张”应为“杂乱无章”;D项“屏嶂”应为“屏障”。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A.为了提高学生的成绩,老师牺牲休息时间,处心积虑地给他们辅导。

B.大家认为他提出的这条建议很有价值,都随声附和表示赞成。

C.这些伪劣药品造成的危害骇人听闻,药品市场非整顿不可。

D.最近几年,各种各样的电脑学习班越来越多,简直到了汗牛充栋的程度。

答案:C

解析:A项“处心积虑”指存心已久,费尽心机,含贬义,用在此处不恰当;B项“随声附和”指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含贬义,与语境不符;D项“汗牛充栋”形容藏书很多,不能用来形容电脑学习班。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为了防止不再发生类似的事故,学校采取了很多安全措施。

C.他那崇高的革命品质,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D.语文综合性实践活动,使我们开拓了视野,提高了能力。

答案:D

解析:A项缺少主语,应删去“通过”或“使”;B项否定不当,应删去“不”;C项“品质”不能“浮现”,可将“品质”改为“形象”。

5.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纂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B.《孟子》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著,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

C.《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彷徨》,文章通过描写“我”和小伙伴们夏夜行船、船头看戏、月下归航等情节,展示了“我”的一段天真烂漫、童趣盎然的江南水乡文化生活经历。

D.《变色龙》的作者是俄国作家契诃夫,他与法国作家莫泊桑和美国作家欧·亨利并称为“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巨匠”。

答案:C

解析:《社戏》出自鲁迅的小说集《呐喊》,不是《彷徨》。

6.下列对修辞手法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A.反复排比引用比喻

B.排比排比引用拟人

C.反复比喻引用拟人

D.排比比喻引用比喻

答案:A

解析:“盼望着,盼望着”运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吹面不寒杨柳风”是引用;“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7.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1)我小心翼翼地伸出左脚去______那块岩石,而且踩到了它。

(2)我的心在瘦骨嶙峋的胸腔里______地跳动。

(3)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______着点雪。

A.试探砰砰卧

B.试探扑扑卧

C.尝试砰砰躺

D.尝试扑扑躺

答案:B

解析:“试探”指试着探索(某种问题),“尝试”指试、试验,结合语境(1)应选“试探”;“砰砰”形容撞击或重物落地的声音,“扑扑”形容心跳声,结合语境(2)应选“扑扑”;“卧”有“躺、趴”的意思,比“躺”更能体现出小村庄和雪的状态,结合语境(3)应选“卧”。

8.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看上去三、四十岁,苹果脸,短发,一副菜农打扮。

B.“不行,”程老师干干脆脆地回答:“不行。你的嗓子沙哑得厉害,念不好。”

C.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惟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答案:C

解析:A项“三、四十岁”表示约数,中间不用顿号;B项“回答”后面的冒号应改为逗号;D项感叹号应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