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四川省华蓥市明月镇七年级数学上册 3.1.2 等式的性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发布:2017-09-02约2.19千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3.1.2 等式的性质 课 题 3.1.2 等式的性质 课时 第一课时 课 型 新授课 修改意见 教学目标 了解等式的两条性质; 会用等式的性质解简单的(用等式的一条性质)一元一次方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及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和应用等式的性质 教学难点 应用等式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 学情分析 作为初一学生,在小学时已经对等量关系和等式的性质有所了解,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目的是要使学生从天平的特点中归纳得出等式的性质 学法指导 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原则。即“以学生活动为主导,教师讲述为辅,学生活动在前,教师点拨评价在后”的原则。根据初一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联系实际安排教学内容,采用学生参与高度的学导式讨论教学法、师生交谈法、图象信号法、问答法、教学课堂讨论法,使学生动口、主动探索、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互动合作、归纳概括、形成能力,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在采用问答法时,特别注重不同难度的问题。 教 学 过 程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效果预测(可能出现的问题) 补救措施 修改意见 知识回顾: 什么是方程? 指出下列式子中哪些是方程,哪些不是,并说明为什么? 3 + x = 5 3x + 2y = 7 2 + 3 = 3 + 2 a + b = b + a (a、b已知) 5x + 7 = 3x - 5 上面的式子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什么叫方程的解? 什么叫一元一次方程? 知识回顾,能激起学生,并进一步回顾掌握小学已学过的方程的概念和列方程。也为下面一元一次方程的概念建构做好准备,引出课题 判 断 ①4+x=7, ② 2x, ③ 3x+1,④ a+b=b+a, ⑤ a2+b2  ⑥ c=2πr⑦ 1+2=3, ⑧ ab, ⑨ S= ah, ⑩ 2x-3y0 上述这组式子中,(    )是等式,  (       ) 不是等式,为什么? 在老师帮助下能完成 老师总结补充 列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再一次让学生感觉方程的优越,提高学生主动利用方程的意识。 新知识探究: 观察探索1 提问:如果天平两边加(减)去相同的质量,天平会有什么变化? 让学生先独立思考,然后教师课件演示。你又发现了什么规律?怎样用等式描述? 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 即:如果 a=b ,那么a+(-)c=b+(-)c 得出等式两边同时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并且由以上两条规律得出:等式的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等式仍然成立。 归纳不完整 通过交流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巩固练习 用适当的数或式子填空,使结果仍是等式。 要求: 1、观察等式变形前后两边各有什么变化 应怎么变化可使等式依然相等 关键:同侧对比 注意符号 小组间交流.完成后与小组同学交流,说说 教师补充 巩固学生对概念的理解,引起学生对方程要素的有意注意,加深学生的印象。即:如果a=b,那么ac=bc 如果a=b,那么a/c=b/c (c不等于0) 归纳得出:等式两边同时乘或除以同一个数(除数不能为0),等式仍然成立。 培养学生的团结合作的意识,激发学生潜能,增强学生集体荣誉感,进而达到本课情感升华。 两边都____ 得 x = ____ 关键: 同侧对比 注意符号 小组共同完成 用等式的性质变形时, ①两边必须同时进行计算; ②加(或减),乘(或除以)的数必须是同一个数; ③除数不能为0 通过对这道题的探索得出来方程的一般步骤: 如果x=y,那么???????????????? (????? )????????? (2)如果x=y,那么??????????????(????? ) (3)如果x=y,那么??????????????(????? ) (4)如果x=y,那么????????????? (????? ) (5)如果x=y,那么????????????? (????? ) 2.下面的解法对不对?如果不对,错在哪里?应怎样改正? 让学生各抒己见,教师都应给予积极的鼓励。) 板书设计 3.1.2等式的性质 定义: 例题: 练习题: 步骤: 参考书目及 推荐资料 七年级上册数学教材 教学反思 1 ②③⑤⑧⑩ ①④⑥⑦⑨ (2) 若 3a + 4 = 8 则 3a = 8 + . (1)、若 4x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