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探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云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研究 摘 要: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推进,云南的非公有制经济从小到大,从少到多,从“补充地位”上升为“重要组成部分”,推动着全省经济高速健康发展。积极发展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有利于增加财政收入、发展基础建设、缓解就业压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此,必须放宽市场非公有制经济的准入条件,大力发展非公有制经济,使其成为云南省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柱
关键词: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现状;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6)27-0046-05
云南省作为中国连接东南亚、南亚最便捷的路上交通枢纽,云南经济辐射西南内陆,同时也是连接印度、缅甸和孟加拉三国的印度洋港口城市,具有“东连黔贵通沿海,北经川渝进中原,南下越老达泰柬,西接缅甸连印孟的独特区位优势”,其经济对内可承接国内各省,对外可启东南亚各国,是我国向西南开放的重要门户。自2010 年以来,云南不断实行改革开放战略,目标是将云南打造成中国沿边开放经济区
一、非公有制的现状
2013年云南省的生产总值为11 720.91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占46.1%,为5 397.48亿元。云南省的社会消费总额为4 036.01亿元,与2012年相比,非公有制经济由生产总值的44.1%上升到46.1%,说明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云南省的经济推动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对于云南省内消费情况而言,公有制经济消费为762.9亿元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8.9%,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消费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公有经济消费总额,为3 270.1亿元,占社会消费总额的81%。到2014年云南省的生产总值为12 814.59亿元,非公有制经济为5 958.78亿元,占生产总值的46.5%
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是指一定时期内国家(或地区)所有常住的非公有制经济单位(或个人)通过生产活动和提供服务新创造的价值。由上页表可以看出,2005―2014年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增加了3.92倍,非公有制经济的增加值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增加量较为明显
二、非公有制经济对云南的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
(一)云南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是提高财政收入的重要力量
我国标准的市场经济就是宏观调控、市场调节、自主经营、自负盈亏。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出现打破了国民经济所有制结构公有制独揽天下的格局,但也必须接受竞争规律、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等市场规律的考验。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创造性,使得潜在的资源与生产要素都得到极大化的聚集和配置,用于创造我国的社会财富,增加国民收入和财政收入
(二)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有利于云南省扩大内需
非公有制经济拉动了云南省消费的增长,刺激了云南省内需,有利于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表现在省内消费的拉动力作用上,2011年云南省社会消费品的零售总额为3 752.37亿元,其中非公有制经济的零售消费总额为2 435.5亿元。2012年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到3 541.6亿元,同比增长了18.05%,非公有制经济的消费品零售增长了17.8%,增长到2 869.02亿元。2014年云南省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 632.87亿元,与2013年相比,省内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加了12.65%,公有制经济消费为880.5亿元占社会消费总额的19%,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消费总额已经远远超过公有经济消费总额,为3 752.37亿元,占社会消费总额的81%,非公有制经济由生产总值的46.1%上升到46.5%,说明云南省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对于云南省的经济推动起到了相当大的作用。就2011―2014年的情况而言,非公有制经济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云南省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80%以上。就此数据而言,非公有制经济对云南省消费有较强的拉动力。其次,非公有制经济对于省内的固定投资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继续增加投资,确保基础设施工程质量。继续实行扩大内需政策,要进一步增加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保持投资的较快增长
由图1可以看出,我国固定资产投资总额1978―2014年总体上是平稳向上发展的。从总体趋势上讲,非公有制经济投资总额对于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影响较为明显
(三)非公有制经济为缓解云南就业压力做出的贡献
社会就业是改善民生的重要任务,也是维持社会和谐稳定的基础。云南省人口众多,劳动力资源丰富,这些劳动力完全由国有经济来吸收显然是不可能的,非公有制经济的快速发展,不仅为公民提供更多的岗位,增加劳动力需求,吸纳劳动力增量和存量将其转换为现实的生产要素,成为缓解就业压力的主力军。同时,有利于增加国民的社会财富,增强了公民的国家认同感
上页图2为2000―20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