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安徽省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doc

发布:2017-06-04约5.87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师大附中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期中考查 高 一 历 史 试 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依据,直接的是(  ) A.播种方式的变革 B.土地私有的确立 C.农耕文明的演变 D.精耕细作的形成 .据考古发现,在战国中晚期的墓葬中,河北兴隆县一次出土铁范87件,大多为农具范。河南新郑韩国铸铁作坊遗址出土陶范300余件,其中农具范占60%以上,出土铁农具200多件,占全部铁器的63.5%。这些考古资料说明(  ) A.铁器开始用于农业生产B.成为主要农耕方式 C.铁农具的使用已很普遍D.铁农具 3. 《淮南子》记载:“故神太之法曰:‘丈夫丁壮而不耕,天下有受其饥者;妇人当年而不织,天下有受其寒者。’故身自耕,妻亲织,以为天下先。”这(  ) A.重农抑商的必要性 B.男耕女织的重要性 C.小农经济的脆弱性 D.古代农业的落后性 . 《新全球史》写道:“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这项制度根据土地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材料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  ) 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 其描述准确的是(  ) B.鼓风冶铁工具 C.提水灌溉农田 D.提高播种效率 6.费正清、赖肖尔在《中国:传统与变革》一书中认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下列各项可以为作者提供论据的是(  ) A.偏远的农村地区开始出现草市B.“市”突破空间和时间上的限制 C.D.领域出现了新型生产关系 .黄遵宪有诗“国初海禁严,立意比驱鳄。借端累无辜,此事实大错。”“大错”产生的最深远影响是(  ) A.了社会进步B.限制外商来华贸易 C.D. 8.“即使哥伦布没有发现美洲大陆,达·伽马没有绕好望角航行,在以后的几十年中其他人也会这么做。总之,西方社会已经达到起飞点,即将起飞;而它一旦起飞,必将扫清海路,不可阻挡地向全球扩张。”对材料解读正确的是(  ) A.哥伦布、达·伽马发现新航路的历史不可信 B.欧洲向全球扩张的目的是为了“扫清海路” C.新航路开辟与殖民扩张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D.新航路的开辟对西方经济起飞的作用微乎其微 .文明史观认为,一部人类社会发展史,从本质上说就是人类文明演进的历史用文明史观来分析新航路开辟这一历史事件,形成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A.西欧终于走出中世纪的黑暗B.开辟人类文明联结的新航线 C.为商业阶级开辟新的贸易场所D.树立起西欧工业文明的形象 10.有学者称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提供了几个满足的因素。当时有评论家评论说:“知道美洲对钉子的需要量的人,如果没见到过美洲极大量地用木头建造的房屋,是会感到惊异的……”从这段评论中我们判断商业革命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哪方面的支持(  ) A.技术支持 B.劳动力支持 C.市场支持 D.资本支持 下列图表内容与人类工业化进程有关,左侧是史实陈述,右侧是对陈述的推论。其中正确的推论有(  ) 史实 推论 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8世纪的70%下降到1841年的20%。 工业革命加速了英国城市化进程。 德国的现代化伴随着国家的统一进程。 国家统一为其提供了统一的市场和强有力的政治保障。 工业时代初期,许多工厂成为残酷剥削工人的“血汗工厂”。 现代工厂制度是工业革命的负面产物。 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出现了大企业和垄断资本。 资本主义工业化进程中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社会化程度提高。 A.1个B.2个 C.3个 D.4个 “有人说工业革命从本质上就是人类在新能源、新材料、新技术方面的广泛应用过程”,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进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生产结构的最大变化是(  ) A.重工业开始占据主导地位B.轻工逐步下降 C.交通运输业获得巨大发展D.电力工业的发展最为突出 19世纪上半期,英国率先举起自由贸易的大旗;19世纪末,美国成为该政策最积极的倡导者。两国倡导贸易自由化都是基于(  ) A.拥有广阔的海外殖民地B.工业革命使经济实力剧增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D.确立起代议制的政治体制 (  ) C.世界市场的形成 D.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 15.鸦片战争以后“洋棉每百斤需洋三十三元,印度棉也在三十元内外,而华棉每百斤需十二、三元,多至十七八元而止。故近年洋船回国,多购中国棉花,压载出口。”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了(  ) C.棉花种植成为中国农民的主业 D.中国棉花价廉物美,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