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套卷]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发布:2017-06-03约5.36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安徽省望江中学2013-201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60分) 1.西周贵族集团的等级序列正确的排列是 A.周王—卿大夫一诸侯一士 B.周王—大夫一士一诸侯 C.周王—卿—诸侯—士 D.周王一诸侯一卿大夫一士 2.央视二频道《咏乐汇》节目中,国际巨星成龙在回答一现场观众有关其子房祖名为何姓“房”却不随父姓这一问题时,解释说:这是由于近年才知道自己的父亲原姓“房”,祖名成年后要求认祖归宗才改姓“房”。这一“改姓”现象的产生,可能于古代中国的 A.分封制 B.郡县制 C.察举制 D.宗法制 3.西周时期,一诸侯王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二儿子,妾为他生了三儿子,当该诸侯王死后,继承他王位的应是 A.女儿 B.大儿子  C.二儿子 D.三儿子 4.秦朝中央政府的三公不包括 A.丞相 B.太尉 C.太仆 D.御史大夫 5.下列中央官制形成的先后顺序是 ①三公九卿制 ②三省六部制 ③中外朝制 ④内阁制 A. ①②③④ B. ②①④③ C. ①③②④ D. ③②①④ 6.中央集权中始终贯穿着的两大矛盾是:①中央政府和与地方割据势力 ②君权与相权 ③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④汉族与少数民族 A.③④ B.②③ C.①② D.③④ 7.唐太宗时期,假设国家要在关中一带修建一项大型水利工程,这项工程的实施按制度规定其运作程序是 A.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工部 B.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工部 C.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工部 D.尚书省→门下省→中书省→工部 8.宋朝时,设三司使的直接目的是 A.加强中央的权力 B.分散地方的权力 C.监督朝中大臣 D.分割宰相的财权 9.明太祖为加强君权而采取的最重要的一项措施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行省 C.八股取士 D.地方设三司 10.清朝加强皇权的主要措施是: A.大兴文字狱         B.废除丞相 C.增设军机处        D.采用三省六部制 11.“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罢相始也。”这句话中的“高皇帝”应该是指 A.汉高祖 B.唐高祖 C.宋高宗 D.明太祖 12.“我们全都是希腊人。我们的法律、我们的文学、我们的宗教,根皆在希腊。”英国浪漫主义诗人雪莱这句话强调的是 A.英国人都是古代希腊人的后裔 B.英国没有自己的文化 C.希腊文明对西方文明影响深远 D.近代西方法律、文学与宗教之间存在内在联系 13.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举行,这一世界体坛盛会起于古代的希腊。据说古希腊奥运会是为祭祀宙斯神而举办的,运动会期间希腊各邦都必须停战,优胜者将被看做是英雄而受到热烈欢迎。古希腊还规定参加运动会的每个竞技者必须是纯希腊血统、未受过任何刑罚的自由男子,并且禁止妇女参加和观看运动会。对上述材料理解有误的是 A.古希腊人十分重视奥林匹克运动会 B.古希腊奥运会具有十分鲜明的民族和宗教色彩 C.古代希腊存在着对妇女、奴隶和移民的歧视 D.由于奥运会的存在,希腊各邦之间不再发生战争 14.雅典“公民”是指 A.全体国民 B.全体成年国民 C.祖籍本邦、有一定财产,能自备武装服兵役的成年男子 D.所有的成年男子 15.罗马帝国的维系主要依靠两大支柱,一是所向披靡的罗马军团,二是 A.博大而缜密的罗马法律 B.杰出的历史人物 C.典型的民主政治 D.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6.罗马法制定和实施的主要目的是: A.对外扩张的需要 B.镇压平民和奴隶的反抗 C.保护平民的利益 D.维系和稳固帝国的统治 17.罗马法律中,促进社会稳定和帝国境内各民族共同发展的法律体系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 1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