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河南省洛阳市08-09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doc

发布:2017-08-10约6.54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洛阳市2008——2009学年高一年级质量检测 地理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 页,共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考试结束,将第Ⅱ卷的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单项选择题: 北京时间2003年10月29日14时13分,古都中学地理小组正在野外考察,忽然,他们领队手持的指南针磁针发生了剧烈颤动,难以指示方向。当天晚上,众多国家媒体纷纷报道,该天,太阳风暴大爆发。太阳风暴是指太阳表面新形成的巨大黑子群和大耀斑,喷射出大量气体、电磁波和带电粒子流,以每小时300万千米以上速度奔向宇宙空间。据此回答1~2题。 1.有关黑子、耀斑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黑子增加的年份,耀斑爆发较少 B.黑子和耀斑都发生在光球层上 C.黑子活动周期平均为11年 D.太阳活动的重要标志是太阳辐射和耀斑 2.当太阳风暴爆发时,会造成 A.地球温度急剧升高 B.地球降水迅速增加 C.短波通讯受到干扰 D.地球上狂风大作 2009年4月9日晚8:00,洛阳新区体育中心绚丽多姿,美轮美奂,嘉宾满座,明星云集,中国2009世界邮展暨河南省第27届洛阳牡丹花会开幕式隆重举行,小明与表哥见证这一动人的时刻。据此回答3~4题。 3.小明的表哥在美国留学,其所在城镇经度为120°W,他通过卫星转播,同时观看了开幕式盛况。大会开幕时,当地时间为 A.9日晚8:00 B.9日晨4:00 C.8日16:00 D.8日晨4:00 4.大会开幕时,地球上处于9日的地方 A.多一半 B.少一半 C.正好一半 D.全球各地 2005年7月1日中午12时30分52秒,广州市花地大道时间园里的九条铁柱瞬间失去黑影,出现“立杆无影”的天文奇观,引得现场观看的数百名广州市民啧啧称奇。据此读图1回答5~6题 5.此景象发生时 A.地球公转到图1中②附近 B.地中海沿岸高温多雨 C.塔里木河正值枯水期 D.地球公转到图1中④附近 6.此景象在一年内会出现两次,另一次可能发生在 A.4月18日前后 B.6月11日前后 C.3月21日前后 D.10月6日前后 古人给我们留下了大量优美的诗篇,其中,不乏描述地理现象,揭示地理规律的诗句谚语。这些诗句谚语对增强我们的地理审美观、正确理解地理规律、激发学习地理知识的兴趣、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大有帮助。据此回答7~8题。 7.下列叙述与诗篇中所蕴含的地理知识对应正确的是 A.“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是说黄河的发源地在我国西部。 B.“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是说四川一带交通不便,同外界很难有联系。 C.“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说明了地势越高,越适合种植桃花。 D.“莫问桑田事,但看桑落洲。数家新住处,昔日大江流”:说明人们可根据需要自由搬迁。 8.谚语“南风吹到底,北风来还礼”形象道出了天气阴晴、气压、风向之间的影响与联系,图2为某日“北半球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其中,A、B、C、D四处,风向画法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伟大的航海家哥伦布,1492年第一次横渡大西洋 到美洲,沿图中①线用了37天时间。1493年哥伦布 第二次去美洲,沿图中②线仅用了20天。我国伟大的 航海家郑和,下西洋沿图中③线比哥伦布航行大西洋 早了整整半个世纪。读图3回答9~10题。 9.从利于航行的角度考虑,郑和下西洋的最佳季 节应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10.哥伦布第二次去美洲的航期比第一次缩短了17天,原因是 A.第一次航程长 B.第二次航行方向与地球自转方向一致 C.第一次哥伦布顺着北大西洋暖流航行 D.第二次哥伦布顺着加那利寒流和北赤道暖流航行 图4是我国南方某中学地理活动小组考察时所绘的一河段,读图回答1l~12题。 11.若该河流流出山口,则山麓地带常常形成的地貌是 A.洪积扇 B.冲积平原 C.河漫滩平原 D.三角洲平原 12.河中有沙金,地理小组的同学们给淘金工人推荐的工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