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服务导论第五章公共服务市场化供给全解.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共服务的市场化供给 财政与公共管理学院 一、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语境 作为公共需求的公共服务 1、公共产品与公共服务的区别 中央政府政策内涵:一是政府职能,二是公共需求 第一,生产要素不同 第二,存在形态不同 第三,计量标准不同 第四,产权认定不同 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以公共产品为载体 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离不开公共产品 公共物品的基础设施为公共服务提供条件 两者的相关性,在供给机制和方式上不同 具体操作方式也会有所区别 市场化的要旨是竞争机制的引入 1、公共服务市场化的研究进展 国内的研究 国外的研究 弗林 引入市场机制 皮埃尔 利用市场配置资源 新公共管理、个体的选择 15种工具:民营化、用者付费、合同外包 特许经营、凭单制、分散决策、放松管制、产权交易 目标管理 全面质量管理 标杆管理 战略管理 绩效管理 流程再造 公共事业市场化改革操作指南: 重新界定政府角色、改善付费机制、重组事业部门、加强责任机制、组织各项改革、 控制对员工的影响 2、市场化、民营化、私有化、企业化的差异 简莱恩,民营化意味着公共部门的缩减 私有化怀帝鲍尔认为私有化意味着国家的供给减少,政府减少补贴和放松管制,市场化则是准市场(quasi market)在由国家提供资金或者国家直接生产公共服务的模式相关,只是把市场机制引入公共服务过程中,不涉及产权的变化。 企业化是强行推进公共服务提供组织进入市场,破事组织像企业一样运作。 二、公共服务市场化的框架 用脚投票和纳什均衡 一、蒂部特模型与政府竞争理论 政府通过财政供给最大化代表居民效用,并通过对不流动要是进行一次性总付征税,进行公共品融资,公共产品不存在地方外部性,政府是资本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地方政府间对域外生产要素竞争的结果是效率促进的。 蒂部特模型表明,公共服务市场存在政府竞争,且可以达成均衡。 在构建社会秩序中,不能因一时不可能就对某种机制予以否定。 竞争不仅可以政府有效供给,而且也会促进政府提供更有效的服务提供方式。 雷恩认为政府本质上是具有竞争性的,围绕资源控制权、和公共产品服务的竞争会促进政治体制的均衡,也促进了公众对需求偏好的表露,实现税与服务的有机结合。 混淆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市场失灵隐喻 政府提供与政府竞争因为这不同的安排 搭便车问题 如果企业要供给服务就要一并提供作为载体的公共产品,这实质要求这类企业不仅拥有人才,也拥有资金,而金融市场不发达和人力市场不发达的情况下是难以实现的,因此得出市场供给无效的结论。 公司治理 融资方式多样化引起公司智力问题 公司治理以公共服务普遍供给为目标 市政公用事业投融资的24种方案 谁建设 谁拥有 谁经营 将企业社会责任问题导入股东主导型的公司治理模式 政府管制 1、政府管制是公共服务市场有效的保障线 2、管制机构的性质和权限问题 管制机构的信托模式 国资委 行业协会 3、统筹管制政策与竞争政策 公共服务市场供给框架 倡导公共服务市场化的补充理由 倡导市场的自由竞争 政府与企业合作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