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5-2016学年四川省成都七中实验学校高一3月月考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PPE怪圈”是指贫穷(Poverty)、人口(Population)和环境(Environment)之间形成一种互为因果的关系,如下图所示,完成1~2问题。
1.上图中,a、b、c、d四点代表的人口增长状况中最有可能形成“PPE怪圈”的是( )
A. a B. b C. c D. d
2.目前下列国家中基本不可能出现“PPE怪圈”的是( )
A. 坦桑尼亚 B. 叙利亚 C. 阿富汗 D. 德国
近年来,我国有些农村出现了“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的空心化现象。完成下面3~4题。
3.这种空心化现象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
A. 城市自然环境好 B. 农村人均居住面积小
C. 城乡收入差距大 D. 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低
4.“有院无人住,有地无人种”带来( )
A. 土地资源浪费 B. 农业发展水平提高
C. 城乡协调发展 D. 农村老龄化程度降低
随着广东传统制造业向四川转移,近年来四川迎来了“民工返乡潮”。据此完成5~6题。
5. 四川承接产业转移会( )
A. 促进其新技术产业迅速发展 B. 造成我国工业中心由沿海转向内地
C. 造成大量广东人口迁入四川 D. 促进四川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提高
6.民工返乡潮会使四川( )
A. 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B. 环境容量进一步扩大
C. 促进人口自然增长率提高 D. 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
近年来,重庆城市发展迅猛,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下表示意2010年重庆市人口数及构成状况,读图表回答7~8题。
7.上图中能正确表示2010年重庆市人口年龄构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8.全面放开二胎的人口政策对重庆市社会经济带来的影响可能是( )
A.人口增长速度长时间持续增加
B.带动养老需求的增长
C.长期来看有利于改善男女性别比例失衡状况
D.缓解劳动力人口抚养压力
下图示意我国不同生育率方案预测的2050年人口结构。读图完成下题。
9.c方案与a方案的人口结构比较,差异最大的是( )
A. 人口性别比 B. 老年人口比重
C. 青壮年人口比重 D. 少儿人口比重
下图反映我国某城市某工作日0:00时和10:00时的人口集聚状况,该图由手机定位功能获取的人口移动数据制作而成。读图回答下面10~11题。
10.按城市功能分区,甲地带应为( )
A. 行政区 B. 商务区 C. 住宅区 D. 工业区
11.根据城市地域结构特点推断,该城市位于( )
A. 丘陵地区 B. 平原地区 C. 山地地区 D. 沟谷地区
右图为某个组团式城市布局图,各城区分散布局。完成题。12.该城市的布局模式有利于() A. 缩短居民出行距离 B. 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C加强各区之间的联系 D. 节省基础设施投资该城市规划建设物流园区和化工园区,应分别安排在()A. ①处和③处 B①处和④处 C. ②处和③处 D. ②处和④处14.图中房价最可能相等的地点是( )
A.E、M B.D、M
C.M、N D.D、E
15.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
A. E B.F C. M D. N
右图是2015年清明小长假期间不同城市高速公路拥堵所花时间和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统计图。读图回答16~17题。
16.图中 “拥堵痛苦指数”(拥堵所花的时间与人们所能忍受的最长时间之比称为拥堵痛苦指数)最高城市是 ( )
A.重庆??? B.西安?
C.北京? ?? D.成都
17.北京、上海与其他城市相比,人们能忍受的最长时间都较高,其原因最可能
是
A.人口众多? B.交通通达度高?C. 长期拥堵已成习惯??D.基础设施完善
下图为某地公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