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1沁园春雪学案新人教版五四制.doc
PAGE
PAGE5
《沁园春·雪》同步学案
【学习目标】
1.了解写作背景以及诗歌的基本特点。
2.感受诗词中北国壮美的雪景,体会革命领袖所具有的宏大理想和坚决信念。
3.品尝精确、精练的语言魅力,体会词熔写景、抒情、争论于一炉的艺术特色。
4.领悟词赞美祖国壮美河山和无产阶级革命英雄主义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目标2、3;难点:目标3。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助读资料】
1.作者简介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笔名子任。湖南湘潭韶山冲人。宏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思想家、诗人、书法家。他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一生中创作了大量诗词。其诗词作品气魄雄浑,意境开阔,描绘出中国革命的壮美画面,表现了一个宏大革命家的情怀。代表作有《沁园春·雪》《沁园春长沙》《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据南京》等,作品收入《毛泽东选集》《毛泽东文集》《毛泽东诗词集》。
2.背景透视
1936年,日本帝国主义继侵占东北三省以后,又将魔爪伸向华北,国家和民族处于紧急存亡之际。毛泽东率领红军长征部队成功到达陕北清涧县袁家沟,打算渡河东征,开赴抗日前线。为了视察地形,毛泽东曾登上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上,当“千里冰封”的大好河山呈现在他眼前时,他不禁感慨万千,欣然提笔,写下了这一首豪放之词。1945年抗战成功后,毛泽东去重庆与国民党谈判。其间,诗人柳亚子向毛泽东“索句”,毛泽东就赠以《沁园春·雪》。
【预习导学】
一、基础积累
1.自由朗读全词,留意下列字词的读音:
沁园春莽莽妩媚格外稍逊数风流人物今朝
2.说明下列词语
惟余莽莽:大河上下:
折腰:妩媚:
文采:风流人物:
二、整体感知
3.读课文,理解本词大意,并用自己的话描绘一下诗人笔下的北国雪景图。
4.这首词写景,抒情,争论相结合,但上下两片各有侧重,上片侧重哪种表达方式?下片呢?
其次课时
5.试按对景色的概括写,详细写,想象写的脉络,把上片分为三个层次。
6.你认为哪些句子最能体现豪迈,奋勉的气概?为什么?
7.上片运用了哪些修辞?
8.试归纳文章主题。
三、深化探究
9.阅读词的下阕,思索回答下列问题:
(1)诗句“稍逊风骚”中“风骚”原指________,句中指________。
(2)“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中“风流人物”指_______,全句表达的感情是________。
(3)“江山如此多娇,引多数英雄竞折腰”一句在全词中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4)依次写出“秦皇汉武”,“唐宗宋祖”的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选择其中一个简述你对他的看法。
(5)体会“略输文采”“稍逊风骚”中的“略”和“稍”的精确性________________。
10.阅读毛泽东的《沁园春·长沙》,回答文后问题。
沁园春·长沙
一九二五年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引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请概括选文上阕和下阕的主要内容。
(2)选文的前三句,点明白________、________。其作用:
(3)假如让你给这首词配乐朗诵,你会选择哪一首曲目?说说理由。
(4)选文的第四句到第十句,描写了湘江大自然的寒秋景色。一个“________”字,领起了下文景色的描写。写景层次分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次写来;远眺、近看、仰视、俯视、上下、凹凸、动静结合,写出了寒秋中国江山呈现的漂亮画面和万物在寒流里争取生存自由的斗争情景。请细致体会揣摩。
(5)词句“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在结构上起________作用。
(6)你认为哪些词句表现出革命青年们对反动统治者的极端蔑视,表现出他们大无畏的战斗气魄?
(7)结尾三句,假如让你写一段话表达出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沁园春·雪》学案答案
1.qìnmǎngmǎngyāoráofènxùnshǔzhāo
2.惟余莽莽只剩下白茫茫的一片。惟余只剩。莽莽,这里是无穷无尽的意思。大河上下:黄河的上上下下。折腰;鞠躬,倾倒。妩媚:娇艳美妙。文采:与“风骚”同意,本指词藻。文章里指广义的文化,包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