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清华计算机组成原理课件04 主存储器精品.ppt

发布:2018-04-20约2.58万字共10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计算机组成原理 从图中可以看出各译码输出的地址范围分别是: A15A14A13A12 A11A10 ~ A1A0 地址范围 Y0 0 0 0 0 0 0 ~ 0 0 0000H~ 0 0 0 0 1 1 ~ 1 1 0FFFH Y1 0 0 0 1 0 0 ~ 0 0 1000H~ 0 0 0 1 1 1 ~ 1 1 1FFFH Y2 0 0 1 0 0 0 ~ 0 0 2000H~ 0 0 1 0 1 1 ~ 1 1 2FFFH Y3 0 0 1 1 0 0 ~ 0 0 3000H~ 0 0 1 1 1 1 ~ 1 1 3FFFH Y4 0 1 0 0 0 0 ~ 0 0 4000H~ 0 1 0 0 1 1 ~ 1 1 4FFFH Y5 0 1 0 1 0 0 ~ 0 0 5000H~ 0 1 0 1 1 1 ~ 1 1 5FFFH Y6 0 1 1 0 0 0 ~ 0 0 6000H~ 0 1 1 0 1 1 ~ 1 1 6FFFH Y7 0 1 1 1 0 0 ~ 0 0 7000H~ 0 1 1 1 1 1 ~ 1 1 7FFFH * 计算机组成原理 从表中可以看出,按这种译码方式,当前使用的存储空间其地址范围被严格定义在4000H~5FFFH这8KB范围内,其系统最大可扩充到32KB的存储空间。 以上情况均属于全译码方式,他们共同的特点示所使用的芯片的地址范围是唯一的。 2. 部分译码方式 当实际使用的存储空间比CPU可访问的最大存储空间小,而且对其他地址范围没有严格要求的情况下可采用部分译码方式。 例如图4.8.6中,A15是悬空的,这样CPU的最大可寻址的空间为64KB,而原来被指定的4000H~ 5FFFH地址空间,就不再是唯一的地址了。即 Y4的地址范围变为4000H~4FFFH, C000H~CFFFH, Y5的地址范围变为5000H~5FFFH, D000H~DFFFH。由于采用部分译码方式,各芯片的地址都出现了重叠区。 * 计算机组成原理 图4.8.6 部分译码方式 74138 G1 Y0 G2A * G2B Y4 C Y5 B Y6 A Y7 A11 CS * 4K*8位 * # 2 A0 A11 CS * 4K*8位 * # 1 A0 A15 A14 A13 A12 A11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