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4存储器.ppt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4.1 概 述;(1) 存取时间与物理地址无关(随机访问);Flash Memory;MROM :Masked ROM;高;缓存;;一、概述;2. 主存和 CPU 的联系; 高位字节 地址为字地址;请问:
主机存储容量为4GB,按字节寻址,其地址线位数应为多少位?数据线位数多少位?
按字寻址(16位为一个字),则地址线和数据线各是多少根呢?;数据在主存中的存放 ;;从存储字的起始位置开始存放的方法;;;(2) 存储速度;(3) 存储器的带宽;芯片容量;;0,0;; 三、随机存取存储器 ( RAM ) ;A′;; (4) 静态 RAM 芯片举例;DD; (2) 单管动态 RAM 4116 (16K × 1位) 外特性; (3) 动态 RAM 时序; (4) 动态 RAM 刷新;① 集中刷新;tC = tM + tR;③ 分散刷新与集中刷新相结合; 3. 动态 RAM 和静态 RAM 的比较;芯片容量;0,0;;内容回顾:DRAM 和SRAM 的比较;; (2) 字扩展(增加存储字的数量);; 2. 存储器与 CPU 的连接 ;例4.1 解: ;(3) 分配地址线;;4.2;4.2;1、它是在k位信息位上增加r位冗余位,构成一个n=k+r位的码字;
2、然后用r个监督关系式产生r个校正因子;
3、然后根据此r个校正因子判断信息是否出错,若出错则出错在何处。;r个监督关系式:;例4.4 ;按配偶原则配置 0011 的海明码;3. 海明码的纠错过程;P1= 1 3 5 7 = 0;练习2;六、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2. 多体并行系统;(2) 低位交叉;;例题4.6;例题4.6;内容回顾:提高访存速度的措施;;内容回顾: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4.3 高速缓冲存储器;;存储层次的四个问题;1)映象规则;2. 直接映象:;◆ 组相联:主存中的每一块可以被放置到Cache 中唯一的一个组中的任何一个位置。
◆ 组相联直接映象和全相联的是一种折衷;;2)查找方法;3)替换算法;4)写策略 ◆ 写直达法
执行“写”操作时,不仅写入Cache,而且 也写入下一级存储器。 ◆ 写回法
执行“写”操作时,只写入Cache。仅当 Cache中相应的块被替换时,才写回主存。
(设置“污染位”);Cache的结构举例:;例题P120例4.8;4.9;4.10;4.11;4.4 辅助存储器;磁盘的结构组成
盘片:
盘片的数量:1~12片;
转速:3600~15000转/分钟;
盘径:1.0英寸(25.4厘米)~3.5英寸(8.9厘米)。
磁道:盘片表面分成以中心为圆心的多个磁道。
每???片有5000~30000条磁道。
柱面:具有相同直径,同时位于一组磁头下方的
所有磁道称为柱面。
扇区:读写的最小单位,大约100~500B。;磁盘的结构组成;磁盘的性能:访问时间
磁盘的工作过程
磁头首先移动到目标磁道上;
使期望的扇区旋转到磁头下;
读取扇区中的数据;
工作均在磁盘控制器的控制下完成。
磁盘访问时间 =
寻道时间 + 旋转时间 + 传输时间 + 控制器开销
;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磁表面存储器的技术指标; 设有一个盘面直径为18in的磁盘组,有20个记录面,每面有5in的区域用于记录信息,记录密度为100道/in(TPI)和1000b/in(bpi),转速为2400r/min,道间移动时间为0.2ms,试计算该盘组的容量、数据传输率和平均存取时间。
解:
1)磁盘组容量
每一记录面的磁道数N为
N=5 in/面×100道/in=500道/面
最内圈磁道的周长为
L=π×(18-2×5)in=25.12 in/道; 以最内圈磁道的周长当作每条磁道的长度,故该盘组的存储容量(非格式化容量)为
C=1000b/in×25.12in/道×500道/面×20面=251.2×106 b=31.4×106 B ; 2)数据传输率
磁盘旋转一圈的时间为
t= ×60s/min=0.025 s=25 ms
Dr= =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