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要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复习要点
第一单元列强的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第1课:鸦片战争(1840—1842年)
1、直接原因:林则徐领导的虎门销烟
(1)19世纪前期,英国侵略中国的根本目的是:
①扩大国外市场,②推销工业品,③掠夺原料
(2)鸦片的危害:鸦片不断输入,白银大量外流,威胁到清朝的财政,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由于吸食鸦片的人越来越多,人们的身心健康受到严重摧残,官吏更加腐败,军队战斗力 削弱。
启示是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3)虎门销烟时间是1839年6月3日到25日。
(4)虎门销烟的意义是:
①这是中国禁烟运动的重大胜利;
②打击了外国侵略者的气焰;
③表明了中国人民维护民族尊严的决心。
(5)英国发动侵华战争的借口:保护通商。
2、过程: (1)1840年英舰封锁珠江口,鸦片战争开始;
1842年8月《南京条约》签订,战争结束。
(2)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
(3)抗英民族英雄有林则徐、关天培、陈化成。
(4)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规模最大。
3、结果: (1)1842年8月,中国清政府战败,被迫签订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南京条约》。
主要内容:①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
②赔款2100万元;
③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
④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交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2)1843年,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附件:英国从中取得了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在通商口岸租地造屋并永久居住等特权;
4、影响和危害:鸦片战争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前,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战后,资本主义列强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激化,成为最主要的矛盾。从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人民肩负着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任务。
5、战败原因:政治腐败,经济和军事技术落后,道光帝忽战忽和;
6、教 训:落后就要挨打,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
第2课:第二次鸦片战争(1856—1860年)
1、原 因:英法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权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
2、发动国:是英、法;支持国是俄、美。
3、1860年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给中国文化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也是对世界文明的践踏和破坏。
4、先后签订《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5、影响:中国丧失更多主权和领土。
6、从第二次鸦片战争到19世纪80年代为止,俄国共割占中国北方领土150多万平方公里,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
7、李秀成率太平军分别在青浦、浙江慈溪等地大败洋枪队,1862年击毙华尔,后来又多次击败由戈登率领的洋枪队。
第3课:左宗棠收复新疆和甲午中日战争
1、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亚浩罕国将领阿古柏侵占新疆南部及北部一些地区。
2、英、俄支持阿古柏割据,俄国还出兵占领伊犁。
3、1876年,左宗棠分三路进军新疆,摧毁了阿古柏政权。
4、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意义是维护了国家统一。
5、1881年,中国收复伊犁。
6、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
7、甲午中日战争(1894—1895年)
①1894年9月的黄海大战中,致远舰舰长邓世昌壮烈殉国。
②1895年,日军攻占辽东半岛和北洋海军基地威海卫,中国战败。
8、1895年,李鸿章与日本签订中日《马关条约》:
(1)内容:
①中国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
②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
③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
④日本人可在通商口岸设立工厂。
(2)甲午战争和《马关条约》的影响:刺激了帝国主义列强侵略中国的野心。列强在对华商品输出的同时,设立银行,兴修铁路,开矿办厂,进一步扩张在中国的经济势力(的方式)。帝国主义各国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帝国主义列强纷纷在中国建立“租借地”和划分“势力范围”。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主张利益均沾,共同掠夺中国。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
第4课: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00—1901年)
1、 义和团运动兴起于山东,性质是反帝爱国运动。
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的重大战役有①廊坊之战,
②大沽口之战,
③天津保卫战。
2、慈禧太后先采用招抚政策,后又下令清军“铲除”义和团,并请求八国联军“助剿”。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义和团运动失败。
3、评价义和团:义和团运动表现了中国人民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对于阻止帝国主义瓜分中国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义和团的蒙昧迷信及笼统排外倾向,也留下了深刻教训。
4、1900—1901年,英、法、德、俄、美、日、意、奥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目的是为了镇压义和团运动。
5、攻入北京后,慈禧太后挟持光绪帝逃往西安。6、1901年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