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管理学基础第二版教学课件作者路宏达演示文稿08课件.ppt

发布:2016-12-29约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八章 激 励 理解激励的概念和作用; 掌握需要、动机与行为的含义及它们之间 的关系; 熟悉激励的基本过程; 掌握内容型相关激励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掌握过程型相关激励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了解沃尔玛公司等组织的激励机制。 能够灵活的将相关激励理论与管理实际结 合起来; 应用需要、动机与行为理论提高认识自我、 调整自我和激励自我的能力; 提高激励他人的技巧。 第一节 激励的基本原理 一、激励的概念 激励就是激发人的动机,诱导人的行为,使其发挥 内在潜力,为实现所追求的目标而努力的过程。简单地 说,激励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见图8-1)。 二、激励的作用 从管理的角度来讲,激励的最主要作用在于借 此激发、鼓励、调动人的积极性,从而使工作更有 效率,取得更大的工作成绩。激励有如下重要作用 (见图8-2)。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 2. 需要的分类 (1)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这是按照需要的 产生和起源来划分的。生理性需要是指与保持人体的 生命安全和种族的延续相联系的一些需要;社会性需 要是与人的社会生活相联系的一些需要。 (2)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这是按照需要对象的 性质来划分的。物质需要即是对衣食、住行有关物品 的需要,对工具和日常生活用品的需要等等。所谓精 神需要是指人对社会精神生活及其产品的需要。 三、需要、动机与行为 (3)合理需要和不合理需要。这是从需要的内容 及满足条件来划分的。其构成(见图8-3)。 (二)动机 1. 动机的定义 动机是直接推动个体活动以达到一定目的 的内在动力和主观原因,是个体活动的引发和 维持的心理状态。它能产生一股动力,引起人 们的行动,维持这种行动朝向一定目标,并且 能强化人的行动,因此也被称为驱动力。 (二)动机 2. 动机的产生 动机是在需要刺激下直接推动人进行活动的内 部动力。其产生的基本模式(见图8-4)。 (二)动机 3. 动机的作用(见图8-5)。 (三)行为 1. 人的行为特征 综合心理学家研究的结果,人们行为的共同特征 有(见图8-6)。 (三)行为 2. 人的行为方式 从管理的角度来看,人类的行为主要有三种方式 (见图8-7)。 四、激励的基本过程 激发人的动机的心理过程模式可以表示为:需要 引起动机、动机引发行为,行为又指向一定的目标。 需要、动机、行为、目标,这四者之间的关系(见图 8-8)。 四、激励的基本过程 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激励过程,实质上就是处理 好三种变量之间的相互关系的过程。这三种变量,如 表8-1所示。 四、激励的基本过程 在图8-8中,需要和动机都属于机体变量, 行为属于反应变量,外界的目标是刺激变量。 人的行为的激励过程,就是要使刺激变量 (如各种目标)引起机体变量(需要、动机) 产生持续不断的兴奋,从而引起积极的行为反 应。当目标达到之后,经反馈又强化了刺激, 如此周而复始延续不断。 第二节 内容型激励理论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主要观点可概括为: 强调需要与激励的重要关系; 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属于低级需要,尊重需 要和自我实现需要属于高级需要,社交需要起着 中间过渡作用,人的需要次序由低至高逐级发展 自我实现需要是人类需要发展的顶峰; 各级需要层次的产生和个体发育密切相关; 低级需要是有限度的,一旦得到满足,便不 再有激励作用;高级需要的满足却是无限的,对 行为具有持久的激励作用。 EGR理论的基本观点是: 各个层次的需要得到的满足越少,则这种 需要越为人们所渴望; 较低层次的需要越是能够得到较多的满足, 对较高的需要就越渴望得到满足; 如果较高层次的需要一再遭到挫折,得不 到满足,人们就会重新追求较低层次需要的满 足。 “成就需要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大卫. 麦克利兰 (David Mccleland)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的又一激励 理论。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麦克利兰认为,在人的生存需要基本得到满足的前 提下,人的最主要的需要有三种,即成就需要、权力需 要和友谊需要; 决定一个人的成就需要的高低有两个因素,即直接 环境和个性这两个变量; 成就需要和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成就需要受组织管理状况的影响; 努力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