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材料及热处理基础敏知识培训讲义.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金属材料的性能: 顶锻 冷弯 杯突 锻平 缠绕 1.钢铁材料的基本知识 扭转 打结拉力 反复弯曲 压扁 扩口 卷边 工材料工艺性能试验: 主要合金元素对材料性能的影响: 碳(C):最主要的合金化元素,显著提高强度; 硅(Si):常见元素之一,显著提高强度,尤其是弹性极限(如60Si2Mn),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 锰(Mn):常见元素之一,提高强度和弹性极限(如60Si2Mn),提高淬透性,细化晶粒。炼钢时作为脱氧剂加入; 磷(P):显著提高强度和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增加脆性脆性(低温),易产生严重偏析,一般作为杂质元素。 硫(S) :杂质元素。降低韧性,降低抗蚀性,只有用于改善切削性能。 鉻(Cr) :是常用合金化元素之一,提显著高抗氧化性,提高强度和耐磨性。 镍(Ni) :常用原素之一,提高强度,改善低温韧性; 还有Mo、Ti、N、O、H等等。 1.钢铁材料的基本知识 :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奥氏体 铁素体 渗碳体 基 础 相 衍 生 相 珠光体 贝氏体 马氏体 莱氏体 相 2.热处理基础知识 铁素体 奥氏体 渗碳体 2.热处理基础知识 高碳马氏体(针状) 贝氏体 珠光体 低碳马氏体(板状条) 2.热处理基础知识 热处理定义: 热处理是指金属或合金在固态范围内,通过一定的加热、保温、冷却等方法,以改变金属或合金的内部组织,而得到所需要性能的一种工艺操作。 2.热处理基础知识 热处理工艺简介: 退火 正火 淬火 回火 2.热处理基础知识 热处理工艺简介: 退火:加热到一定的温度+保温一定的时间+缓慢冷却(随炉冷却) =目的:改善组织,软化材料,便于加工(冷挤压)。 正火(等温正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均匀化)+空气中冷却 =目的:调整硬度,改善组织,细化晶粒,便于加工, 淬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上+保温一定时间(均匀化)+快速冷却(水、油冷) =目的:提高硬度、强度和耐磨性 回火:加热到奥氏体化温度以下+保温一定时间+适当速度冷却 =目的:减小应力和脆性,调整机械性能,稳定工件尺寸。 ) 时间 油 冷 淬 火 空 冷 正 火 炉 冷 退 火 低温回火 温度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其他热处理工艺简介: 时效:将工件长时间露天放置=目的:消除应力、稳定尺寸。 冷处理:冷却到-30~-150℃+保温一定时间+低温回火=目的:进一步提高工件硬度,稳定工件尺寸。 表面淬火: 调质:淬火+高温回火=目的:具有一定的强度和韧性,获得良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气体渗碳(碳氮共渗)=目的:获得高碳表面层,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保持原有的高韧性和高塑性。 ----“内柔外刚” 气体渗氮(氮碳共渗)=目的:获得高氮表面层,大大提高零件表面的硬度和耐磨性;心部保持原有的高韧性和高塑性。----“内柔外刚” 表面改性:氧化(发蓝或发黑)、磷化、钝化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内部缺陷: 热处理缺陷: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椭圆度-----最大直径与最小直径之差; 表面质量缺陷: 裂纹:钢材表面呈直线的裂纹现象、与轧制方向一致 发裂:长度和宽度都较小,在10倍放大镜下观察 刮伤(划痕、拉伤):呈直线或弧形的沟痕(可以见底) 折叠:表面局部重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锈蚀: 水渍----受雨水等侵蚀,尚未起锈,仅在表面呈黑色或暗红色的水纹印迹; 浮锈(轻锈)----呈黄或淡红色细粉末状,去锈后仅轻微损伤氧化膜(蓝皮); 中锈(迹锈)----钢材去锈后,表面粗糙,留有锈痕; 重锈(层锈)----钢材去锈后,表面呈现麻坑的严重锈蚀;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内部缺陷: 疏松、 偏析、 气泡、 裂纹、 夹杂、 带状、 翻皮、 白点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内部缺陷:疏松 圆钢表层不致密 连铸冷速过慢所至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内部缺陷:偏析 C=0.191% 密度7.82 C=0.209% 密度7.80 C=0.201%密度7.71 C=0.171%密度7.85 矩形偏析框(长宽比1.7) 最大成分变差0.038% 最大密度变差0.135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处理缺陷: 材料形状缺陷: 材料表面质量缺陷: 内部缺陷: 偏析 图片13:柱状枝晶严重 柱状枝晶长25mm 2.热处理基础知识 常见的材料、热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