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机原理输入输出与中断.ppt

发布:2017-02-26约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图7.8 查询式输出的接口电路 查询传送方式的主要优点是能保证主机与外设之间协调同步地工作,且硬件线路比较简单,程序也容易实现。但是,在这种方式下,CPU花费了很多时间查询外设是否准备就绪,在这些时间里CPU不能进行其他的操作;此外,在实时控制系统中,若采用查询传送方式,由于一个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未处理完毕就不能处理下一个外设的输入/输出,故不能达到实时处理的要求。因此,查询传送方式有两个突出的缺点:浪费CPU时间,实时性差。所以,查询传送方式适用于数据输入/输出不太频繁且外设较少、对实时性要求不高的情况。 不论是无条件传送方式还是查询传送方式,都不能发现和处理预先无法估计的错误和异常情况。为了提高CPU的效率、增强系统的实时性,并且能对随机出现的各种异常情况做出及时反应,通常采用中断传送方式。 * 第7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教学内容 本章介绍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概念,CPU与外设间的数据传送方式,中断传送方式及相关技术,以及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的结构及编程方法。具体内容如下: 1、I/O接口概述 2、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 3、中断技术 4、8086/8088中断系统 5、可编程中断控制器Intel 8259A 学习要求 1、了解I/O作用,掌握I/O的编址方式。 2、理解I/O设备与主机之间交换数据的控制方式。 3、了解8086/8088中断系统。 4、熟悉8259A中断控制器的结构及应用。 第7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7.1 I/O接口概述 7.2 CPU与外设之间数据传送的方式 7.3 中断技术 7.4 8086/8088 中断系统 7.5 可编程中断控制器Intel 8259A 7.1 I/O接口概述 7.1.1 I/O接口的作用 主机与外界交换信息称为输入/输出(I/O)。主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是通过输入/输出设备进行的。一般的输入/输出设备都是机械的或机电相结合的产物,比如常规的外设有键盘、显示器、打印机、扫描仪、磁盘机、鼠标器等,它们相对于高速的中央处理器来说,速度要慢得多。此外,不同外设的信号形式、数据格式也各不相同。因此,外部设备不能与CPU直接相连,需要通过相应的电路来完成它们之间的速度匹配、信号转换,并完成某些控制功能。通常把介于主机和外设之间的一种缓冲电路称为I/O接口电路,简称I/O接口(Interface),如图7.1所示。对于主机,I/O接口提供了外部设备的工作状态及数据;对于外部设备,I/O接口记忆了主机送给外设的一切命令和数据,从而使主机与外设之间协调一致地工作。 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设计微处理器CPU时,并不设计它与外设之间的接口部分,而是将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设计成相对独立的部件,通过它们将各种类型的外设与CPU连接起来,从而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因此,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应该包括I/O接口、I/O设备及相关的控制软件。一个微机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性价比,甚至在某个场合能否使用都和I/O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任何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输入/输出系统与之配合工作,计算机的高性能便无法发挥出来。 7.1.2 CPU与外设交换的信息 主机与I/O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可分为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三类。通过不同的端口地址来区分不同的信息。 1.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又分为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三种形式。 1) 数字量 数字量是计算机可以直接发送、接收和处理的数据。例如,由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及磁盘等I/O外设与 CPU交换的信息,它们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或以ASCII码表示的数符。 2) 模拟量 当计算机应用于控制系统中时,输入的信息一般为来自现场的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湿度等,这些物理量通过传感器并经放大处理得到模拟电压或电流,这些模拟量必须先经过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换(A/D转换)后才能输入计算机。反过来,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都是数字量,也必须先经过数字量向模拟量的转换(D/A转换),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才能去控制现场。 3) 开关量 开关量可表示两个状态,如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机器的运转与停止,阀门的打开与关闭等。这些开关量通常要经过相应的电平转换才能与计算机连接。开关量只要用一位二进制数即可表示。 2. 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作为CPU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时的联络信息,反映了当前外设所处的工作状态,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