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机原理输入输出和中断.ppt

发布:2017-04-20约7.17千字共4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教学内容 ;学习要求 ;;7.1 I/O接口概述 ; 对于微型计算机来说,设计微处理器CPU时,并不设计它与外设之间的接口部分,而是将输入/输出设备的接口电路设计成相对独立的部件,通过它们将各种类型的外设与CPU连接起来,从而构成完整的微型计算机硬件系统。 因此,一台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系统应该包括I/O接口、I/O设备及相关的控制软件。一个微机系统的综合处理能力,系统的可靠性、兼容性、性价比,甚至在某个场合能否使用都和I/O系统有着密切的关系。输入/输出系统是计算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任何一台高性能计算机,如果没有高质量的输入/输出系统与之配合工作,计算机的高性能便无法发挥出来。 ;7.1.2 CPU与外设交换的信息 主机与I/O设备之间交换的信息可分为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三类。通过不同的端口地址来区分不同的信息。 1.数据信息 数据信息又分为数字量、模拟量和开关量三种形式。 1) 数字量 数字量是计算机可以直接发送、接收和处理的数据。例如,由键盘、显示器、打印机及磁盘等I/O外设与 CPU交换的信息,它们是以二进制形式表示的数或以ASCII码表示的数符。 ; 2) 模拟量 当计算机应用于控制系统中时,输入的信息一般为来自现场的连续变化的物理量,如温度、压力、流量、位移、湿度等,这些物理量通过传感器并经放大处理得到模拟电压或电流,这些模拟量必须先经过模拟量向数字量的转换(A/D转换)后才能输入计算机。反过来,计算机输出的控制信号都是数字量,也必须先经过数字量向模拟量的转换(D/A转换),把数字量转换成模拟量才能去控制现场。 ; 3) 开关量 开关量可表示两个状态,如开关的断开和闭合,机器的运转与停止,阀门的打开与关闭等。这些开关量通常要经过相应的电平转换才能与计算机连接。开关量只要用一位二进制数即可表示。 ; 2. 状态信息 状态信息作为CPU与外设之间交换数据时的联络信息,反映了当前外设所处的工作状态,是外设通过接口送往CPU的。CPU通过对外设状态信号的读取,可得知输入设备的数据是否准备好、输出设备是否空闲等情况。对于输入设备,一般用准备好(READY)信号的高低来表明待输入的数据是否准备就绪;对于输出设备,则用忙(BUSY)信号的高低表示输出设备是否处于空闲状态,如为空闲状态,则可接收CPU输出的信息,否则CPU要暂停送数。因此,状态信息能够保障CPU与外设正确地进行数据交换。 ; 3.控制信息 控制信息是CPU通过接口传送给外设的,CPU通过发送控制信息设置外设(包括接口)的工作模式、控制外设的工作。如外设的启动信号和停止信号就是常见的控制信息。实际上,控制信息往往随着外设的具体工作原理不同而含义不同。 虽然数据信息、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含义各不相同,但在微型计算机系统中,CPU通过接口和外设交换信息时,只能用输入指令(IN)和输出指令 (OUT)传送数据,所以状态信息、控制信息也是被作为数据信息来传送的,即把状态信息作为一种输入数据,而把控制信息作为一种输出数据,这样,状态信息和控制信息也通过数据总线来传送。但在接口中,这三种信息是在不同的寄存器中分别存放的。 ;7.1.3 I/O接口的基本结构 I/O接口的基本结构如图7.2所示。每个接口电路中都包含一组寄存器,CPU与外设进行信息交换时,各类信息在接口中存入不同的寄存器,一般称这些寄存器为I/O端口,简称为口(Port)。用来保存CPU和外设之间传送的数据(如数字、字符及某种特定的编码等)、对输入/输出数据起缓冲作用的数据寄存器称为数据端口;用来存放外设或者接口部件本身状态的状态寄存器称为状态端口;用来存放CPU发往外设的控制命令的控制寄存器称为控制端口。 ;图7.2 一个典型的I/O接口 ; 正如每个存储单元都有一个物理地址一样,每个端口也有一个地址与之相对应,该地址称为端口地址。有了端口地址,CPU对外设的输入/输出操作实际上就是对I/O接口中各端口的读/写操作。数据端口一般是双向的,数据是输入还是输出,取决于对该端口地址进行操作时CPU发往接口电路的读/写控制信号。由于状态端口只做输入操作,控制端口只做输出操作,因此,有时为了节省系统地址空间,在设计接口时往往将这两个端口共用一个端口地址,再用读/写信号来分别选择访问。 应该指出,输入/输出操作所用到的地址总是对端口而言,而不是对接口而言的。接口和端口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若干个端口加上相应的控制电路才构成接口。 ;7.1.4 I/O端口的编址 微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