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川教八下历史课件 第11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ppt

发布:2017-04-21约1.57千字共3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也是实行民主的前提和保证。我国普遍实行了县和县以下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的制度。;(一)社会主义民主的发展;  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民主政治制度。毛泽东、周恩来、邓小平、邓颖超、李先念、李瑞环等先后担任过全国政协主席。;《村民委员会组织法》 1998.11.4 九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99.1.1正式施行 到2004初全国已建73.2万余个村民委员会;3.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阅读:P70第2段大字和后面小字 说说:我国基层民主是怎样发展的?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了什么 ①基层民主的发展表现:主要是居民委员会和村民委员会。 ②基层民主的发展说明:我国基层民主的发展主要体现在我国农村和城镇基层民主的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的发展有力地保障了城乡人民当家做主的权利。;党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路线、干部管理、思想意识的领导; 人大主要制定法律法规,任免政府主要官员,并监督政府实施; 政协则参政、议政,参与政府的决策过程; 政府是行政机构,将人大制定的法律、政策具体实施,向人大负责,定期向人大汇报工作。四大政府机构的分工和职能,也是我国人民当家做主的具体体现。;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1954年版 一届人大一次会;(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  中国的法律体系由宪法及宪法相关法、民法商法、行政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七个法律门类构成。   1979年以来,中国的法制建设得到全面、迅速的发展。   到2002年底,全国人大及其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法律和有关法律问题的决定有430多件,国务院制定的行政法规1000余件,地方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达上万件。   它们覆盖了政治、经济、社会等各个领域,一个较为完整的法律体系在中国已经基本形成。;阅读:P71“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部分的小字:???国的刑法和民法通则 资料:应该如何理解新宪法的“基本形成”和“中国特色”呢? “基本形成”是指经过20多年的努力,社会主义法律的体系框架构建取得了明显成效,但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加强。 “中国特色”是指这一体系框架适应了我国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1997年十五大明确提出:我国在立法方面,到2010年将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的首要条件 资料:邓小平1978年12月,在中央工作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现在的问题是法律很不完备,很多法律还没有制定出来。往往把领导人说的话当做‘法’,不赞成领导人说的话就叫做‘违法’,领导人的话改变了,‘法’也就跟着改变。所以,应该集中力量制定刑法、民法、诉讼法和其他各种必要的法律。”(见《邓小平文选》,第二卷,第146页)。;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成克杰因贪污受贿受审;(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法律援助条例》;  经党中央、国务院批转的“四五”普法规划明确规定,“将我国现行宪法实施日,即12月4日,作为每年一次的全国法制宣传日”。;(二)社会主义法制的加强;课堂小结;课堂小结;社会主义民主 的发展;学习测评;学习测评;4.“村官”由村民直接投票选举,体现了( )。 A.官民平等   B.人民当家作主 C.村务公开   D.民主管理 5.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答: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不断完善; ②政治协商制度的不断完善; ③基层民主的发展和不断完善。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