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篇.pdf
高考语文文言文断句技巧篇
考试题型
1.下列用斜线/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i是(选择题)
2.用斜线给下面文言文断句。
文言断句题是•种常规考题,综合性强。全国卷采用的是有语境选择型断句
题,这种题型需要掌握三个关键点:
1.联系语境,疏通文意。
在提供语境的文言断句客观题中,需要断句的语段在内容上与上下文有着密
切的联系,因此,断句前可翻译上下文,再据此推断断句部分的大意。
如果是记叙性文段,应首先弄清讲了什么人、什么事、过程如何、结果如何;
如果是议论性文段,则应先弄清观点是什么、观点的依据是什么。
在实际断句中,不少考生弄不清断句部分的大意是什么,把其中的人名等专
有名词生生断开,这都是未联系语境的缘故。凭借上下文,起码要标消其中的人
名、陈述对象是谁、涉及哪几个人物等。
2.排同聚异,突破难点。
四个选中,先排查出哪些停顿是相同的,对此不必关注;再聚焦停顿不同
的,重点思考。
那些停顿不一样的地方,可能是难点,且难点就那么一两处。对此,要有足
够的突破方法。先看看能否找到标志,如名词、虚词、句式的标志。能找到这些
“路标”固然好,但这类题中真正的难点往往不是靠寻找标志就能应付的,关键是
揣摩语意,看看句子的陈述对象是谁,句子之间、词语之间有怎样的意义关联,
每个词语是什么意思,这其中如有小技巧的话,那就是会抓谓语动词。
3.选定答案,通过读一读、译一译来进行检验,确保正确。
断句技巧
做文言文断句题时,我们耍本着句不离段、段不离文〃的基本原则,要对文
章内容进行整体理解,顾及前后文,弄清写了什么内容,想表达什么意思。在此
基础之上再来推敲怎样断句。
一、找名代,定句读
1
阅读中,要随时标出文段中的重要的名词,特别是专有名词,如人名、地名、
事名、物名、官名、族名、国名、器物名、动物名、植物名、朝代名、官职名等。
这些名代()词常在句中作语或宾语,在它们的前后往往要进行断句。
第一人称:吾、我、予、余、朕、孤、寡人、臣、仆、妾
第二人称:尔、汝(女)、卿、若、乃、子、君、公、阁下、陛下、足下
第三人称:彼、之、其。代谈话或为文所及的第三者,不仅代人,还可以
代事代物。
近指代词:是、此、斯、兹
远指代词:彼、夫、其
疑问代词:人:谁、孰、何
事:奚、胡、曷(何)、安、焉
看词性(名代)定句读
和现代汉语一样,名词或代词一般也常常作句子的语和宾语,因此找出文
中反复出现的名词或代词,就可以确定停顿的位置。
名词:人名、地名、官名、国名、朝代名、器物名、动物名等。
代词:
第一人称代词:吾、我、予、余、朕、寡人、臣、仆、妾
第二人称代词:尔、汝、若、乃、而、子、君、公、陛下、足下
①专有名词,如官名、人名、地名,它们内部不能断开。如:父友兵部
事常允恭死于九江”。
②文言文中,人名第一次出现时往往用全称,以后再出现就只提名不提姓
了。
例如《赤壁之战》中“初,鲁肃闻刘表卒〃,先用全称,以下“肃径迎之〃“肃宣
权旨〃就不再提姓了。
语前断,宾语后断。
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
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