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学教学大纲.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诊断学教学大纲
前 言
诊断学是运用医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对疾病进行诊断的一门学科。主要研究内容是收集和获取病史资料、症状体征、实验检查和器械检查的方法及意义,并通过诊断思维,对临床资料分析归纳,做出诊断。
本大纲供临床医学、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专业使用。
本课程采用的教材是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诊断学》(临床医学本科. 第六版)教材。
大纲对教学深度的要求分四种:
1、掌握:要求掌握的内容,在课堂上讲深、讲透,要求学生对此内容的基本知识或基本理论深入了解,融会贯通,牢固掌握。
2、熟悉:要求熟悉的内容要重点讲解,使学生全面理解的基础上抓住重点。
3、了解:对要求了解的内容概括讲授,扼要介绍一般规律及进展。
4、学会:要求学生熟悉其操作方法、步骤,能在教师指导下自己进行操作。
未列入大纲的部分内容及大纲中注明自学的内容均供自学参考。
按温州医学院临床医学本科(含儿科、妇产科专业方向)眼视光、麻醉、法医、影像、预防学等专业教学计划,诊断学教学总时数135学时,其中理论深讲授81时,实验课54学时。各章讲课时间分配如下表:
理论授课内容 时数 实验内容 时数 绪论 1 问诊 2 常见症状 16 体格检查 基本检查法 1 一般检查 2 头颈部检查 3 一般检查、头颈部检查 3 胸膜及肺检查 6 胸膜及肺 3 心脏及血管检查 6 心脏及血管检查 3 腹部检查 5 心肺病理体征 3 脊柱、四肢检查 1 腹部检查 3 神经系统检查 3 腹部病理体征 3 病历书写 1 脊柱四肢、神经系统 3 实验诊断学概论 2 血常规检验 3 血细胞的自动化分析及临床应用 2 尿液常规分析 2 血液细胞形态学检查 3 脑脊液、胸腹水检查 2 肝功能试验及临床应用 2 尿液分析 3 肾脏病、糖尿病的实验室检查 2 骨髓细胞形态学检查 2 生化检查 3 血栓与止血检测 2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 2 免疫学检验 3 临床细菌学及细菌耐药性检查 2 体检考核 3 心电图 9 正常心电图 3 肺功能检查 3 异常心电图 3 诊断步骤和方法 1 问诊与病历书写 6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 1 诊疗技术录像 3 共 计 81 54
绪 论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诊断学是研究诊断疾病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
(二)熟悉:诊断的原理和方法,熟悉诊断学的主要内容。
(三)掌握: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症状、体征的概念。
(二)重点讲解:诊断学的基本内容。
(三)一般介绍: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和要求,诊断学的进展。
第一篇 问 诊
第一、二、三章 问诊的方法技巧及问诊的内容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问诊的重要性及问诊的方法和技巧。
(二)掌握:问诊的内容:一般项目、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熟悉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了解问诊的注意事项。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个人史。
(二)重点讲解:婚姻史、月经史、生育史、家族史。
(三)一般介绍:问诊的重要性及注意事项。
第四章 常见症状
第一节 发 热
一、目的与要求:
(一)了解:发热的概述。
(二)掌握:发热原因和分类:感染性与非感染性,常见的三种热型及临床意义(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
(三)熟悉:发热的临床表现:发热的起病方式、过程。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发热的病因与分类,三种常见热型。
(二)重点讲解:发热的概念,发热的三个过程。
(三)一般介绍:发热的伴随症状。
第二节 皮肤粘膜出血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
(二)熟悉: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皮肤粘膜出血的主要病因。
(二)重点讲解:瘀点、瘀斑、紫癜、血肿的概念。
(三)一般介绍:皮肤粘膜出血伴随症状。
第三节 水肿
一、目的与要求:
(一)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熟悉:水肿的发生机制、概念。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水肿的发生机制、概念。
(二)重点讲解: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着重心源性水肿与肾源性水肿的鉴别。
(三)一般介绍:水肿的伴随症状。
第四节 咳嗽与咳痰
一、目的与要求:
(一)重点掌握:咳嗽、咳痰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二)熟悉:咳嗽、咳痰可能出现的伴随症状。
(三)了解:咳嗽、嗽痰发生机制及鉴别诊断。
二、教学内容:
(一)详细讲解:咳嗽、咳痰的病因。
(二)重点讲解: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咳嗽的性质、时间与节律、音色,痰的性状和量)。
(三)一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