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抗霉素的研究——发酵、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的开题报告.docx

发布:2024-07-31约1.22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抗霉素的研究——发酵、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的开题报告

题目:抗霉素的研究——发酵、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

背景与意义:

抗霉素是一类能够抑制细菌细胞壁生物合成的药物,具有广谱、抗菌能力强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治疗。近年来,随着抗生素滥用和耐药菌株的增多,需要不断地开发新的抗生素,抗霉素作为其中的一类,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研究内容:

本研究以抗霉素为研究对象,通过发酵、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等手段,探索其制备方法和分子结构等方面的特点。

1、发酵:在合适的培养基中进行抗霉素菌株的培养,掌握培养条件,包括温度、pH、培养时间等因素,并且优化发酵过程,得到较高的产量和更优质的产物。

2、分离纯化:通过一系列的分离、富集和纯化步骤,如溶胶/胶粒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凝胶过滤层析、高效液相色谱等方法,从发酵液中获得高纯度的抗霉素。

3、结构鉴定:采用多种结构鉴定技术,包括核磁共振、紫外-可见光谱、质谱等,对纯化的抗霉素进行结构鉴定和分析,掌握其分子结构和化学性质等特征。

预期研究结果:

1、建立适合抗霉素发酵生产及提取纯化的方法;

2、获得高纯度的抗霉素;

3、确定抗霉素的分子结构和化学特性;

4、为进一步探索抗霉素的应用提供有力支撑。

研究方法:

在生物工程、分析化学及有机合成化学等方面的理论和技术基础上,开展抗霉素的发酵、分离纯化及结构鉴定等步骤,采用多种实验技术和仪器手段(如培养箱、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核磁共振仪、质谱仪等)进行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

研究难点:

1、抗霉素菌株的筛选和培育;

2、抗霉素的提取和纯化;

3、抗霉素的分子结构鉴定。

研究时间:

研究周期为2年左右。

参考文献:

1.ChenJ.,etal.Antimicrobialactivityandmechanismofanewplectasin-derivedpeptideNZ2114againstStaphylococcusaureus.IntJAntimicrobAgents,2011,37(5):445–451.

2.LingLL,etal.Anewantibiotickillspathogenswithoutdetectableresistance.Nature.2015,517(7535):455–459.

3.LiuYY,etal.Emergenceofplasmid-mediatedcolistinresistancemechanismMCR-1inanimalsandhumanbeingsinChina:amicrobiologicalandmolecularbiologicalstudy.LancetInfectDis.2016,16(2):161–168.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