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含解析.doc

发布:2025-04-05约7.89千字共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23-2024学年吉林省长春市第一五〇中学高考历史押题试卷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

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12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1933年,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各行业法规都需要由总统批准,总统有权修改或补充;在行业内部不能取得一致意见时,总统可以强加一个他自己的法规;经总统批准的法规,具有法律效力。这说明当时美国

A.三权分立原则遭到破坏 B.立法权转移到总统手中

C.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D.力图防止企业盲目竞争

2.一位美国人在华盛顿会议后宣称:“我们取得了伟大的胜利”,“胜利”主要是指

A.恢复了“机会均等”的对华原则 B.实现了取代日本独霸中国的目的

C.抑制了日本在远东和太平洋地区的扩张 D.取得了与英国相同的制海权

3.2016年以来,美国采取了贸易保护主义、修边境墙和控制移民等措施。2019年,法国和德国宣布建立“多边主义联盟”的计划,并表示希望打造一个拥有共同目标的国家网络,而不是反对某国的、封闭的俱乐部,所有参加者必须支持多边主义。这表明

A.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发生分化 B.全球化机遇与挑战并存

C.多边主义成为国际关系主流 D.美国重回孤立主义窠臼

4.1956年至1961年间从2亿吨下降至1亿2千万吨,1961年至1965年又回升至2亿吨。可能是我国哪种行业的产量:()

A.煤炭生产的基本状况 B.粮食生产的基本状况

C.钢铁生产的基本状况 D.石油生产的基本状况

5.阅读下表,对其解读正确的是()

(1912——1921年)中国进出口贸易指标图(单位:百万美元)

A.在此期间中国对外贸易处于出超地位 B.实业救国和社会主义成为两大社会思潮

C.经济发展为辛亥革命提供了物质基础 D.该历程折射出民族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

6.“早稻亩产三万六千九百多斤,花生亩产一万多斤的高产‘卫星’,从湖北麻城和福建南安的田野上腾空而起。”这则报道可能发生在

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期间 B.“大跃进”运动期间

C.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实行后 D.杂交水稻推广后

7.自1964年起,中国政府开始在中西部地区进行了一场以战备为指导思想的大规模基本设施建设,称为“三线建设”。随着“三线建设”的开展,大批沿海城市人口向内地迁移,在内地形成了一批新的城镇,促进了中国城市分布向中西部扩散的格局。“三线建设”实施的国际背景是

A.朝鲜战争爆发,威胁沿海安全 B.增强战略纵深,提高备战能力

C.调整工业布局,提升经济实力 D.中苏关系恶化,中美局势紧张

8.汉武帝时期,实行集中货币发行权和统一法币的政策,同时创立国家企业制度,国营专利的实业包括盐铁和酒等。这些政策的实施

A.巩周了西汉中央政权 B.减轻了对农民的剥削

C.废除了生产资料私有制 D.遏制了工商业的发展

9.如图所示两个王朝的地方行政制度分别是

A.分封制、郡县制 B.分封制和州郡制

C.分封制和行省制 D.郡县制和行省制

10.五四时期,中国传统文化受到打击和批判。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对传统文化的重视成了主流社会思潮,并将传统文化的复兴推向高潮。上述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人们对传统文化的认知日趋理性

B.继承传统文化的诉求

C.政府企图加强对民众的思想控制

D.提升民族自信心的需要

11.黄河古称”河”“河水”。《诗经》中曾描述其水“清且涟猗”,战国时河水已经浑浊。“黄河”一词出现于汉代,但是直到唐宋时期才被广泛使用。黄河名称的变化

A.折射出农耕经济的发展

B.体现环保意识的增强

C.反映出经济重心的南移

D.表明水利观念的更新

12.陆九渊说:“学苟知本,六经皆我注脚。”他认为做学问如想求得根本,就不要拘泥于对古代经书的追根究底。这表明陆九渊

A.强调自身的修习与领悟

B.赞同朱熹格物致知的方法

C.主张自由阐释儒家经典

D.否定传统儒学的权威地位

二、非选择题(2小题,共52分)

13.(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为了维护满洲贵族的利益和特权,清初、中期推行高度的中央集权体制,清廷注重提高地方督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