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ppt

发布:2017-04-25约1.81千字共7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六章 启蒙主义文论;;启蒙运动概述;一、何谓“启蒙”;康德:何谓启蒙;启蒙运动的理性原则;理性对权威的反叛;启蒙主义文论代表人物;法国启蒙主义文论;一、伏尔泰(1694-1778); 1.艺术是发展变化的,没有永恒不变的绝对标准;2.反对盲目地模拟古人; 3.肯定和强调各民族艺术的独立性与差异性; 4.古典主义趣味的囚徒——伏尔泰文艺思想的二重性;二、卢梭的文艺思想;生平及代表作品;1.批评和否定科学艺术;科学艺术的罪状种种:; 2.返回自然,重视真情实感 ——浪漫主义的先声;三、狄德罗的文艺思想;狄德罗的生平及代表作; 梳妆台风波:几位近臣向国王路易十五提出警告说,如果在每一位夫人、 小姐的梳妆台上,都放有这套《百科全书》的话,那将会危及到国家的安全。 1766 年,对于《百科全书》作者们的迫害达到了顶点。一位高等法院大法官狂叫着:“哲学家的书烧够了!现在该是烧哲学家本人的时候了!”; 1784 年7 月30 日,狄德罗在巴黎去世,终年71 岁。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他女儿听到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怀疑是向哲学迈出的第一步。” ; “如果说,有谁为了‘对真理和正义的热诚’而献出了整个生命,那么,例如狄德罗就是这样的人。” ——恩格斯 ;1.艺术创作论; “想象,这是一种素质,没有它,人既不能成为诗人,也不能成为哲学家、有思想的人、有理性的生物,甚至不能算是一个人。”;2.“严肃喜剧”理论;何谓“严肃喜剧”?;“严肃喜剧”概念;3.戏剧的“情境”说;文艺复兴至新古典主义以来性格喜剧的弊端:;人物性格决定于其处境; 在与普遍性情境的对比中彰显人物性格;德国启蒙主义文论;德国启蒙主义文论的特点;一、莱辛的文艺思想;莱辛代表作;1.反对新古典主义,建立民族文艺;盛赞莎士比亚;走德国民族自己的文艺之路; 2.诗画之辨:肃清新古典主义美学的影响;知识背景介绍1:“诗如画”理论传统;知识背景介绍2:雕塑 《拉奥孔和他的儿子们》;;; 为什么拉奥孔及其儿子在极端痛苦之中不是放声哀嚎,而仅仅是微张嘴巴叹息?; 知识背景介绍3:温克尔曼及其《古代艺术史》;“诗画一致”;“高贵的单纯和静穆的伟大” ——对《拉奥孔》的解读;;莱辛的反驳1:诗与画之间的界限;;莱辛的反驳2:诗与画不同的美学原则; 莱辛的反驳3:造型艺术应表现包孕性的顷刻;结 论;莱辛对诗画界限区分的重大意义;3.市民剧理论;;市民剧对传统戏剧的变革;二、赫尔德的文论;“狂飙突进”运动;“狂飙突进”运动的基本精神; 1.反对新古典主义趣味,重视民族文学的独特价值; 2.重视民间文学,强调文学与普通人民的血脉联系; “我们如果没有普通人民,我们也就没有自己的群众、民族、语言和文学,它们将不会活在我们心中,不会对我们起作用。……诗人一向是人民的创造者;诗人为人们创造喜悦,教育,工作,宗教,语言。” ; 3.诗的魅力在于感人肺腑 ——诗力说; 4.文学史观念——将社会学、生物学等理论引入文学史研究 5.“移情的批评方法” 6.“典型”理论;意大利维柯的《新科学》;《关于各民族共同性的新科学的原则,从中得出关于各民族自然法的一些新原则》; 人类历史发展与文学类型的变化;“人的时代”以前 “由于人类推理力的欠缺,崇高的诗才得以产生,崇高到一种程度,使得后起的各派哲学、诗艺和文学批评都没有能赶上或超过它,甚至妨碍它的创造。”;原始思维——想象的特征; “按照诗的本质,一个人不可能同时既是崇高的诗人,又是崇高 的哲学家,因为哲学把心从感官那里抽开来,而诗的功能则把整个的心沉浸在感官里;哲学飞腾到普遍性相(一般),而诗却必须深深地沉没到个别事物里去。”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