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十二章 化湿药2.ppt

发布:2017-09-06约1.33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各论) 第十二章 化湿药(2) 藿香、佩兰、苍术、厚朴、 砂仁、豆蔻、草豆蔻 藿香(地上部分) 药性:辛,微温。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 止呕 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 呕吐 暑湿或湿温初起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鲜品加倍。 佩兰(干燥地上部分) 药性:辛,平。 归脾、胃、肺经。 功效:化湿 解暑 应用:湿阻中焦 暑湿、湿温初起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鲜品加倍。 苍术(干燥根茎) 药性:辛、苦,温。 归脾、胃、肝经。 功效:燥湿健脾 祛风散寒 应用:湿阻中焦 风湿痹证 风寒挟湿表证 (夜盲) 用法用量:煎服,5~10克。 鉴别:苍术、藿香、佩兰 厚朴(干燥干皮) 药性:苦、辛,温。 归脾、胃、肺、大肠经。 功效:燥湿消痰 下气除满 应用:湿阻中焦,脘腹胀满 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痰饮喘咳 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或入丸散。 鉴别:苍术、厚朴 砂仁(干燥成熟果实) 药性:辛,温。 归脾、胃、肾经。 功效:化湿行气 温中止泻 安胎 应用: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脾胃虚寒吐泻 气滞妊娠恶阻及胎动不安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宜后下。 豆蔻(干燥成熟果实) 药性:辛,温。 归肺、脾、胃经。 功效:化湿行气 温中止呕 应用:湿阻中焦及脾胃气滞证 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宜后下。 鉴别:砂仁、豆蔻 草豆蔻(干燥近成熟果实) 药性:辛,温。 归脾、胃经。 功效:燥湿行气 温中止呕 应用:寒湿中阻 寒湿呕吐 用法用量:煎服,3~6克。宜后下。 入散剂佳。 * * 【化湿药】 广藿香 【化湿药】 茅苍术 【化湿药】 【化湿药】 燥湿消痰(痰饮喘咳) 下气除满(湿阻中焦,脘腹胀满,食积气滞,腹胀便秘) 燥湿健脾(湿阻中焦) (风湿痹证) 祛风散寒(风寒挟湿表证) (夜盲) 化湿(湿阻中焦) 解暑(暑湿、湿温初起) 化湿(湿阻中焦) 解暑(暑湿、湿温初起) 止呕(呕吐) 苦、辛,温 辛、苦,温 辛,平 辛,微温 厚朴 苍术 佩兰 藿香 阳春砂(砂仁) 【化湿药】 白豆蔻 【化湿药】 【化湿药】 *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