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教冲刺心理学、教育心理学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章 心理学概述 ()心理心理活动不仅人有,所有的动物有。
(一)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任务
(二)学习和研究心理学的意义
1.理论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研究为辩证唯物主义哲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学习心理学有助于人们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其次,心理学的研究有助于邻近学科的发展。
2.实践意义
首先,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并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其次,学习心理学,有助于教师认识自我、教育自我,从而提高自身心理素质,以便更好的工作。
最后,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认识学生心理发展与教育、教学的关系,开展教育科学研究。
三、心理的实质
科学心理学认为:人的心理是人脑的机能,是对客观现实的主观的、能动的反映,人的心理在社会实践中发生、发展。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的器官。神经系统的结构 神经系统是心理活动的主要物质基础。人的心理活动,都要通过它的活动来实现。 人的神经系统是
中枢神经系统包括脑和脊髓,分为高级与低级两个部分。高级中枢神经系统是指大脑两半球。3条主要沟裂,将大脑分为四叶,包括额叶、顶叶、枕叶、颞叶。神经系统的活动方式
1)反射与反射弧
脑的反射活动是人心理活动的基础,人的行为是由反射组成的。
反射是神经系统活动的基本形式,是有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体内外刺激产生有规律的应答活5个部分组成。反射分为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神经活动的基本过程与规律
神经活动主要是指大脑皮层活动,它的基本过程是兴奋和抑制心理1879年,德国心理学家冯特(wundt.1832—1920)在德国莱比锡大学建立了世界上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标志着科学心理学的诞生。
(二)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
西方主要心理学流派及其观点
心理学流派 代表人物 研究对象和主要观点 研究方法 结构主义心理学 冯特、铁钦纳 1.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的结构
2. 主张内省法 实验内省法 机能主义心理学 詹姆士、杜威 1. 认为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意识的功能 内省法、观察法 完型心理学 维特海默、苛勒 认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并且制约着部分的性质和意义 实验法 行为主义心理学 华生、斯金纳 1. 认为心理学研究行为
2.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一势力” 实验法 精神分析心理学 弗洛伊德 1. 认为心理学研究潜意识
2.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二势力” 临床心理分析 人本主义心理学 马斯洛、罗杰斯 1. 认为心理学研究正常人的正常需要
2. 被称为心理学的“第三势力” 名人传记分析 认知心理学 皮亚杰、奈赛尔 1. 心理学研究高级心理过程 实验法
五、心理学研究的原则
(一)客观性原则;(二)发展性原则;(三)系统性原则;(四)教育性原则
六、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心理学研究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方法有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和测验法。
第二章 认识过程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概念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二)感觉感受性是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
(1)感觉适应
由于刺激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叫感觉适应。感觉适应可以引起感受性的提高,也“入芝兰之室,久而不 (2)感觉对比感觉对比是同一感受器接受不同的刺激,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感觉对比分为两种:同时对比和继时对不同感觉的相互作用 ①不同感觉的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各种不同的感觉都可能发生相互影响。有些感觉能使视觉发生变化。不同感觉的相互补偿感觉的补偿是指某种感觉系统的机能丧失后而由其他感觉系统的机能来弥补。 ③联觉
一种感觉兼有另一种感觉的心理现象叫联觉。(一)知觉的概念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是在感觉的基础上产生的。(二)知觉的种类
错觉是对客观事物不正确的知觉。错觉是知觉的一种特殊情况。(三)知觉的基本特性
知觉的基本特性有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和恒常性。
1.知觉的选择性
人的知觉具有这样一种特性,即对优先的知觉物形成清晰的映象,而对其周围环境的事物,只是当成陪衬和背2.知觉的理解性人在知觉某一客观对象时,总是利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认识它,并用词语把它标志出来,这种感性阶段的理解
人的知觉的理解性已有知识经验。 3.知觉的整体性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作用于人的感官时,人能够根据
4. 知觉的恒常性观察的概念
观察是人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是知觉的高级形式。“思惟的知觉”。
2.观察的品质
(1)观察的目的性指善于组织知觉活动达到预期观察目的的品质。2)观察的客观性指善于实事求是地去知觉事物的品质。3)观察的精细性指在观察中善于区分出事物细微而重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