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教育心理学》冲刺班第一、二章讲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1年《中学教育心理学》冲刺班第1讲:第一、二章???讲义
第一章 教育心理学概述
本章的重点较少,命题侧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习与教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的作用等。 一、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二、教育心理学的性质 属于心理学的应用学科之一,是心理学与教育学的交叉学科,是介于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之间的交叉学科。 三、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学与教相互作用过程是一个系统的过程,包含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五种要素,由学习过程、教学过程和评价/反思过程交织在一起组成。 (一)学习与教学的五要素 1、学生--学习的主体因素 2、教师--在教学中起关键作用 3、教学内容 4、教学媒体 5、教学环境 (二)学习与教学的三过程 1、学习过程--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教育心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 2、教学过程--教师组织、管理、调节教学的过程 3、评价/反思过程--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学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判;教学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教学后的检测、反思 四、教育心理学对教育实践具有描述、解释、预测和控制的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帮助教师准确地了解问题 (二)为实际教学提供科学的理论指导 (三)帮助教师预测并干预学生 (四)帮助教师结合实际教学进行研究 五、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一)观察法 观察法也称自然观察法,是在教育过程中直接观察并记录个体某种心理活动的表现或行为变化,从而对学生心理进行了解。 (二)实验法 实验法是在有意控制某些因素的条件下,以引起被试的某些心理现象的方法。实验法有实验室实验法和自然实验法。 (三)调查法 调查法就是以被调查者所了解或关心的问题为范围,预先拟定问题,让被调查者自由表达其态度或意见的一种方法。 (四)个案研究法 个案研究法是收集单个被试的资料以及分析其心理特征的方法。收集的资料通常包括个人的背景资料、生活史、家庭关系、生活环境、人际关系以及心理特征等。 个案研究法的优点是能加深对特定个人的了解,其缺点是所收集的资料往往缺乏可靠性。 (五)教育经验总结法 六、教育心理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经历了以下四个时期: (一)初创时期 桑代克于1903年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标志着教育心理学成为了一门独立的学科 (二)发展时期 (三)成熟时期 (四)完善时期 布鲁纳把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概括为四个方面:主动性研究,反思性研究,合作性研究和社会文化研究 1924年,廖世承编写了我国第一本《教育心理学》教科书。 练习: 1.教育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 A.布鲁纳 B.桑代克 C.华生 D.加涅 参考答案:B 多智网校试题点评:1903年,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这是西方第一本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专著,奠定了教育心理学发展的基础,西方教育心理学的名称和体系由此确立。
?
第二章 中学生的心理发展与教育
? 本章为重点章节,涉及到本章内容的题型较全,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判断题和论述题等都有。 命题侧重考查的知识点主要有:心理发展的四个基本特征,心理发展的阶段及特征,学习准备,关键期,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最近发展区,人格发展的阶段及各阶段特征,家庭教养模式的类型,自我意识的含义及发展,认知方式的差异等。 一、心理发展 (一)定义:是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二)四个基本特征:①连续性与阶段性;②定向性与顺序性;③不平衡性;④差异性 (三)我国将个体的心理发展划分为8个阶段:①乳儿期(0-1岁);②婴儿期(1-3岁);③幼儿期(3-6、7岁);④童年期(6、7岁-11、12岁);⑤少年期(11、12岁-14、15岁);⑥青年期(14、15岁-25岁);⑦成年期(25-65岁);⑧老年期(65岁以后) 二、青少年心理发展的阶段特征(少年期和青年初期) (一)少年期(11、12岁-14、15岁,初中阶段) 特点:①半成熟、半幼稚的特点,充满着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性的矛盾; ②抽象逻辑思维已占主导地位,但仍以具体形象作支柱,并出现反省思维; ③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有所发展,但带有片面性和主观性; ④心理活动的随意性显著增长,可以长时间集中精力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