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下册课《工业化的起步》精品课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中国的成立和巩固 成立: 巩固: 1949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0~1952年 土地改革 1950~1953年 抗美援朝 土地改革的意义: 1.彻底摧毁封建土地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 2.农民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3.人民政权更加巩固,大大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获得迅速恢复和发展,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第一个五年计划 背景: 基本任务: A. 集中主要力量发展重工业,建立国家工业化和国 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C.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成就(完成情况): 落后的农业国,工业水平低下. 意义: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时间: 1953年—1957年 我国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 向社会主义工业化迈进. 目的: 为了有计划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发展国民经济。 1952年主要产品产量表 产品 1952年产量 比1949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水平增加 粮 1.639亿吨 49% 9.3% 棉 130.4万吨 193% 53% 钢 135万吨 754% 46.2% 煤 6649万吨 105% 7.4% 发电 72.6亿千瓦时 68.1% 21.9% 原油 44万吨 272% 中国1952年产量 印度 1950年产量 美国 1950年产量 钢产量 人均 2.37公斤 4公斤 538.3公斤 发电量 人均 2.76千瓦 10.9千瓦 2949千瓦 五十年代中、印、美钢和电产量比较图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2.37公斤 2.76千瓦时 中国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4公斤 10.9千瓦时 印度 钢产量(人均) 发电量(人均) 538.3公斤 2949千瓦时 美国 以上材料反映了当时我国的怎么样的经济情况? 材料一 材料二 一、第一个五年计划 1、背景 (1)、国民经济得到根本好转,工业生产已经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2)、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 (3)、我国工业水平很低,工业基础薄弱,而且门类不全。 面对当时中国的国情,如果让你来决定,该如何做才能加快中国经济的发展,增强中国的综合国力呢? 中共制订和通过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一五”计划(1953-1957年) “二五”计划(1958-1962年) “三五”计划(1966-1970年) “四五”计划(1971-1975年) “五五”计划(1976-1980年) “六五”计划(1980-1985年) “七五”计划(1986-1990年) “八五”计划(1991-1995年) “九五”计划(1996-2000年) “十五”计划(2001-2005年) “十一五”计划(2006-2010年) “十二五”计划(2011-2015年) 为什么要优先 发展重工业呢?? 斯大林论述苏联工业化时说:“在资本主义国家工业化通常是从轻工业开始……共产党当然不能走这条路,党知道战争日益逼近,没有重工业,就无法保卫国家,所以必须赶快发展重工业,如果这事做迟了,就要失败。” ——《斯大林选集》下卷 “一五计划”的基本任务为什么要优先发展重工业? 1954年10月周恩来和米高扬在 苏联援助中国建设项目协定文本上签字 苏联专家与中国技术人员一起研究工作 第一汽车制造厂 沈阳第一机床厂 中国第一个飞架制造厂 大型轧钢厂 鹰厦铁路 宝 成 铁 路 武汉长江大桥 鞍山 沈阳 长春 武汉 新疆 四川 青海 说明我国开始改变了工业 落后的面貌,向社会主义工 业化迈进。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果 品种 1957年产量 比1952年增长 粮 1.95亿吨 19% 棉 164万吨 26% 钢 535万吨 296% 煤 1.3亿吨 96% 原油 146万吨 235% 经过第一个五年计划,1957年比1952年,我国农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25% ,工业生产总产值增长了129% 。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1956年7月,第一汽车厂生产的第一批解放牌汽车 1956年7月13日,中国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下线。 沈阳第一机床厂生产车间一角 沈阳第一机床厂1955年生产的我国第一台620-1普通车床 一一二厂(现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1956年7月19日试制成功的我国第一架喷气式战斗机 国产喷气式歼击机试制成功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鞍山钢铁公司 武汉市民庆祝长 江大桥建成通车 武汉长江大桥通车典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