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最新人教部编版初二八年级历史下册第5课《三大改造》精品课件.ppt

发布:2020-05-02约1.92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时间:1954年 方式 采用赎买政策 公私合营形式 公私合营 所谓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全行业的公私合营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取定息。年息为5%,即有代价地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这种赎买政策,实现了和平过度,是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 赎买的形式有两种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前,实行利润分配,就是“四马分肥”,大致是资本家的红利占20.5%,国家占34.4%,工人福利占15%,公积金占30%。 在全行业公私合营以后,采取定息制度:十年内每年由国家按照企业合营时核定的私股额,发给股息,年息为5%,这一方式减少了资产阶级对社会主义改造的阻力,便于使资本家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劳动者,有利于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采取了赎买政策。1954年起逐步发展企业公私合营的高级国家资本主义形式。1956年底,基本上完成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三大改造 的成果 1956年底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参加合作社农户 占全国农民总数(%) 参加高级生产合作社 占全国农户总数(%) 1.18亿户 96.3 1.0742亿户 87.8 参加手工业合作社人数 占手工艺者总数 603.9万人 91.7% 1956年底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情况 1956年1月10日,毛泽东在上海市长陈毅陪同下,视察上海公私合营申新九厂,和荣毅仁交谈。 课前导读 1、你们知道国家改造的是哪三方面么? 2、了解“公私合营”,是我国对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高级形式,即国家资本主义。全行业公私合营就是指整个行业实行公私合营,企业的生产资料转归国家支配,资本家对企业的资产按固定的利率领区定息,年息为5%,就是有代价的把剥削阶级的生产资料收归国有。 三大改造 农业 手工业 资本主义工商业 材料:(1)土改后,农村出现了部分新情况:部分农民因天灾受损,或家人有重病,或无力耕种等出卖自己的土地。…… (2)据调查1954年浙江省龙游村,90户农民经济条件下降的有29户,34户中农下降的有11户,6户富农上升的有5户,全村真正困难的有32户…… (3)随着工业建设和城市工矿区的发展,城镇人口的迅速增加,国家对商品粮和工业原料的需要急剧增加,然而分散落后的小农经济束缚农村生产力的发展。难以满足经济建设发展需要。 根据材料分析概括:对个体农业改造的原因有哪些? 思路提示:从材料中找 国家对农业改造的原因: 1、土改后,农民获得了土地,提高了生产积极性。但是我国仍然是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当时的生产力水平低,需要农民间的合作。 2、农业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1、目的和形式: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目的和形式就是把分散的个体农民组织起来,引导他们参加农业合作社,走集体化和共同富裕的道路。 2、原则是“自愿互助” 3、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针是“积极发展,稳步前进” 、 4、方法是通过典型示范,逐步推进。 1952年秋,河北尊化王国范领导的合作社,23户贫农,全社仅有一只驴,入社三条腿,还有一条腿是别社的,农民家里一穷二白,生产资料极为缺乏,人们称这个社是“穷棒子社”。但就是这么一个穷棒子社,不依靠政府的财政,依靠自己的劳动,去离该村35里的深山打柴,1952年冬季到1953年春季共打了400多元柴,帮助一些困难户解决了生活问题,还为社里添置了一头牛,一只驴,30只羊,一辆铁轮车,还有一些生产资料。到了1953年冬季,社里又添置了1头骡子,5头牛,65只羊,12只猪,1辆铁轮车,还有喷雾器等生产工具。毛泽东听了后,豪情满怀地说:“我看这就是我们整个国家的形象,难道6万万穷棒子,不能在几十年内通过自己的努力变成一个社会主义的又富又强的国家吗? 同时对手工业也采取了同样的方式.之所以如此,也是由我国的国情所决定的。中国是个农业国,自然经济长期存在和发展造成了占绝对优势的个体经济。党的政府采取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方针,即继续保留农民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通过合作生产的方式,建立集体所有制经济,逐步进行对农业和手工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对农业、手工业改造的意义 一方面保证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进行。 另一方面也调动了广大农民和手工业者的生产积极性,为工业化的开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