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1教案 青岛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1教案 青岛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借助具体事例,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2.过程与方法:经历数据的收集、整理、表达、描述和分析的全过程,体验复式统计图在比较、描述数据中的作用,了解统计图画法不同对数据描述和解释的影响。在统计的过程中,初步形成统计意识,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增强学习统计知识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通过参与爱护眼睛的统计活动,增强保护眼睛的意识,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教材分析:
本信息窗呈现的是某地区城镇与农村各100名学生患近视情况统计表。拟引导学生根据此表分析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引入对复式折线统计图的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会用简单复式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教师承接第一个信息窗中的话题引人,并呈现信息窗中的统计表,引导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寻找合适的统计图分析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引入新课。
二、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1.选择合适的统计图。
根据调查的问题城镇和农村学生患近视人数的变化情况怎样,引导学生回顾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明白折线统计图能够较好地反映数据的变化情况,知道选择折线统计图。
?2.学习复式折线统计图
有了前面作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经验,不少学生很有可能想到复式折线统计图,教师借此基础引导学生在格子图上描点连线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如果学生完成有困难,可让学生再经历一次由“单式”到“复式”的过渡,再引人对复式折线图的学习。
3.观察统计图,进行分析和判断。
复式折线统计图完成后,让学生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及折线变化作出分析与判断,体会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能明显看出两个量的变化趋势)。
三、体会统计图的不同画法对数据描述
1.观察统计图,发现问题。
教学时,可以让学生观察教材中根据同样的数据绘出的两幅不同的复式折线统计图,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觉。学生可能会谈到第一幅图看起来比第二幅图更舒展些,两幅图纵轴上单位长度表示的数量不同,从两幅图上感觉到数据的变化幅度不同:第一幅图变化较大,第二幅图变化不大…
2.产生困惑,分析原因。
同样的数据,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分析结果?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讨论、比较两幅图中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从中发现第一幅图的画法容易给人造成错误的印象,即高中阶 段患近视的人数增加幅度很大。
3.得出结论。
通过分析、比较、讨论,让学生明白:统计图不同的画法,容易使人们对数据的描述和解释产生差异。并影响对事物的判断。
四、全课总结
??? 请同学们谈谈自己的收获。
六单元信息窗一
教学过程:
1.“自主练习”第1题
这是一道根据实际设计调查表调查数据的题目。练习前,教师要和学生一起讨论调查的项目,然后根据调查的项目设计表格,放手让学生分组完成调查任务,之后应充分交流调查结果。
2.第2题
是一道结合实际问题设计调查表调查数据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设计表格,调查数据,然后交流完善。在交流的过程中,明白合理的调查表项目要完整,格 式要简单,能够清晰地记录所要调查的数据。
3.第3题
是一道读图分析题。练习时,先让学生在看懂图意的基础上,独立地对两个班各个项目的得分情况进行比较分析,然后同位相互交流。
4.第4题
是根据数据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的练习题。练习时,可让学生根据图例,结合统计表中的数据将统计图补充完整。订正时要特别注意学生绘制的彩条高度是否准确。通过回答问题,了解学生用图分析问题的水平。对发现的问题要及时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5.第5、6题
是补充完成统计图的题目。练习时,可让学生独立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教师应通过订正和提问了解平时学习有困难的学生练习完成的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指导,保证全体学生都能掌握好复式条形统计图的知识。
6.“课外实践”
是一个抽样调查的练习题。完成此题时,要组织学生分组进行实际调查。调查前,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几点:第一,低年级指一到二年级,高年级指四到六年级。第二,选择调查的对象要注意在性别、家庭、学习情况等方面尽量均衡。调查后要做好数据的整理核对,并作出合理分析。最后,把调查结果与自己的读书情况进行对比,调 整不合理读书倾向。
附送:
2019-2020年五年级数学下册 统计5教案 人教新课标版
【新知识点】
众数统计 复式折线统计图
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
1.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建议】
1.注意加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