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近三年工作情况梳理—修订后.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校近三年相关工作情况
郑州市行风建设先进单位
(1)2012年;
(2)郑州市“行风
(3)免学费;书费多退少补,每学期结算,公开透明;
没有乱收费(耗材:学校负责,需求量大的学生自己去添补。工具等必须品:学生自发组织)
学校发展规划:
(1)以前学校是五年发展规划;(2) 2012年初,教育局统一布署2012-2015三年发展规划;
(3)三年内重点做好5件事:
①课堂教学改革,构建活力课堂教学模式;
②构建具有科工学校特色的“三线三课”德育模式;
③“教学、研发、实训、经营”四位一体办学模式,走校企一体化办学之路;
④建设积极向上的学校文化;
⑤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4)学校把“三年内重点做好5件事”做成展板,展示在国旗广场的宣传栏内
(5)目前正在制定“2015-2018三年发展规划”、“章程”,已通过OA系统推送给全体教职工,
征求全体人员的建议。
收入变化:
①2006年进行了工资套改,按岗位工资、薪级工资的模式。当时,按新的工资模式,工作年限长、职称级别高的增加了百十元,少的只增加了十余元。
②2010年初,实行绩效工资,学校不再发放奖金,工资构成中的津补贴部分发生变化,原津补贴中的职务津贴、地区津贴、生活补助合并为基础性绩效,占绩效工资总量中的70%,另外30%是奖励性绩效,根据工作量、班主任等进行校内分配。
③每年考核合格,正常增长一个薪级,40-10元不等(依据工龄、任职年限而定)
专业情况:以核心专业形成四个专业群,对应四个专业部
新增专业
(1)依托现有师资、实训条件,对核心专业进行拓展,增设新专业
(2)学校、实训处、专业部、教研组进行调研:社会需求、就业方向等
(3)新增的专业招生情况都很好
教师情况
(1)170名教师,44名外聘教师,27名代课教师。代课教师来自企业技术员或高校老师。
(2)青年教师多,成立“青协”(2013年9月成立,30岁以下青年教师参加):开展活动(谈心会、五四青年节教工团支部和青协联谊会、青歌赛、登山比赛、中秋节座谈会、冬至包饺子活动等)
(3)授课情况:满工作量-班主任8节、教师12节(一般情况:班主任12节、教师16节)
(4)教师开设选修课、晚自习讲座
(5)企业技术人员来校开讲座
双师型教师:
(1)证书考取:鼓励教师提升专业技能,考取相关专业的职业资格,学校报销考试费用;
(2)企业挂职:①要求专业教师每两年到企业挂职顶岗不少于2个月;
②鼓励文化基础课、行政人员也到企业挂职,今年组织全体教师都参与了企业挂职;
③报销路费、住宿费;
④2015年7月份,河南省进行第一批“双师型”教师认定,有30余位通过,
存在疑惑:相同条件的老师,有人通过有人没通过,省厅答复:因为是第一年,申报人员过多,评审组多,每个组的审订标准略有不同。
(3)《中国教育报》、《河南城乡经济报》曾报道我校老师到企业挂职情况
骨干教师
(1)郑州市名师:3人,郑州市职业技术教育教学研究室中心教研组组长、副组长:6人
(2)设有全市的名师工作室、技能工作室、校长工作室
(3)参与“十二五规划教材”:服装专业、城轨专业、信息技术专业
督导委员会、专业建设委员会
(1)学校督导委员会:外聘专家(周静宇:原郑州师院副院长、郭深:原郑州经贸学校校长)、老教师(符瑞英、花鸿泉、任化清)
(2)专业指导委员会:每个专业部都建设有自己的专业指导委员会
(3)定期到校指导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教材开发
教师进修、学历情况
(1)鼓励在职进修,学校报销费用
(2)研究生课程班:50余人已获毕业证;
(3)近年来入职教师:文化课均为研究生学历、专业课部分研究生
关于听课:①教师:10节/期; ②“拜师结对”的新老师:25节/期;--教务处检查
③教学管理干部:6节/周 ④中层干部:4节/周 --教学副校长检查
每年招生学生人数、班级数量
①2012年,924名学生。机电6个班、服装4个班、学前教育5个班、计算机3个班;升学1个班;
②2013年,1111名学生。机电8个班、服装5个班、学前教育7个班、计算机4个班;升学2个班;
③2014年,841名学生。机电6个班、服装3个班、学前教育5个班、计算机3个班;升学2个班;
④2015年,1069名学生。机电8个班、服装4个班、学前教育7个班、计算机4个班;升学3个班;
每年全校41-42个班,综合实训楼41个教室,班级多于41个时,服装部的服装专业、电子部的电气运行专业的因为每年只招一个班,实训室、教室二合一。
郑州市科技工业学校国家职业技能鉴定所:7个工种-涵盖学校四个专业群
信息化建设情况:
(1)数字化校园建设项目(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