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的中医药治疗与预防.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中醫藥如何防治冠心病? 講者:李敏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 1.您瞭解自己的心臟嗎? 正常的心臟有多大? 您的心率是多少? 您的脈搏是多少? 您的血壓是多少? 2.心臟有什麼功能? 西醫學的認識: 正常心臟: 一種奇妙的不平凡的泵 心臟為您運來生命必需品: 血液, 氧气 心臟在您一生中的工作量: 二億四千万 kg?m 3.中醫學對心臟功能的認識 1. 心主身之血脈 2. 心者,君主之官也, 神明出焉 3. 心與小腸相表里 4. 心之華在面 5. 心開竅於舌, 其應在虛里 6. 心之液為汗 7. 心在志為喜 8. 心為陽中之太陽 4.什麼是冠心病? 冠狀動脈粥樣硬化性心臟病﹐簡稱冠心病﹐是由於冠狀動脈發生粥樣硬化而產生管腔痙攣、狹窄或阻塞所引起的缺血性心臟病。 5.為什麼會患冠心病﹖ 現代醫學的觀點- 冠心病危險因子 1.遺傳因素; 2.易發病年齡: 40歲 3.高血壓; 4.高脂血症; 5.糖尿病; 6.肥胖(香港17%兒童肥胖率;) 7.吸煙; 8.精神緊張, A型性格; 9.缺乏鍛煉, 好坐少動. 香港冠心病患者有年輕化趨勢!!-2004年最新統計結果 心臟病是香港的第二號殺手,每年5000人死于該病,死亡率爲:70/10萬; 平均每日有9人死亡,當中1-2人在40歲以下; 每年40歲以下的心臟病新症達500人,較二十年前有大幅度增加; 精神高度緊張、過度肥胖、飲食失衡、吸煙和缺乏運動,是構成心臟病與中風的主要原因。 6.中醫學對冠心病的認識 《素問?藏氣法時論》云:「心病者,胸中痛,脅支滿,脅下痛,膺背肩甲間痛,兩臂內痛。」 《靈樞?厥病》曰:「真心痛,手足青至節,心痛甚,旦發夕死,夕發旦死。」 7.中醫學對冠心病的認識 病因病机: 1)七情內傷, 心肝氣郁; 2)飲食失節, 痰濁瘀阻; 3)年老體弱, 心腎虧虛; 4)勞逸過度, 耗傷氣血; 5)寒暑傷心, 脈絡阻滯 . 8.冠心病臨床上有哪些類型﹖ 冠心病心絞痛 冠心病心肌梗塞 冠心病心力衰竭 冠心病心律失常 原發性心臟驟停 9.患了冠心病怎麼辦﹖ 飲食調養 勞逸適度 藥物治療 手術治療 10. 中醫是怎樣治療冠心病的? 冠心病心絞痛常見中醫証候分型 心氣虛型(兼痰或瘀) 心陰虛型(兼痰或瘀) 氣滯心胸型 心陽不振型 痰濁閉塞型 气滯血瘀型 冠心病心絞痛的共同證候特點 臨床表現: 左側胸膺或膻中處憋悶疼痛, 疼痛性質表現為隱痛, 脹痛, 刺痛, 絞痛. 疼痛常可竄及肩背, 前臂, 胃脘部等, 甚至可沿手少陰,手厥 陰經循行部竄至中指或小指, 並兼心悸. 發病特點: 突然發病, 時作時止, 反复發作. 香港地區常見冠心病心絞痛的中醫辨證治療 心氣虛或兼痰兼瘀型 臨床症状: 胸悶﹐心痛﹐心悸﹐气虛﹐面色 蒼白或黯滯少華﹐畏寒﹐肢冷﹐ 睡眠不寧﹐小便清長﹐大便稀薄﹐ 舌質胖嫩﹐苔白潤﹐脈虛或緩滑﹐ 甚則四肢厥冷﹐脈微細或脈微弱﹒ 心氣虛或兼痰兼瘀型 治療原則: 益氣除痰, 以通心陽 方 藥: 溫膽湯加減 法半夏﹑云苓﹑橘紅﹑甘草﹑竹茹﹑黨參﹑丹參﹑枳殼等藥組成. 方中黨參補氣扶正祛邪﹐丹參活血通瘀﹐法半夏﹑云苓﹑橘紅﹑竹茹除痰利氣. 條達气机﹒如氣虛明顯加用北蓍﹑五爪龍﹐或吉林參另外炖服﹔兼心痛明顯﹐可合用田七末沖服; 兼高血壓者, 加用草決明﹑珍珠母﹔兼高脂血症加山楂﹑首烏﹑麥芽﹔兼腎虛者﹐加淫羊藿﹔兼血虛者﹐加黃精﹑桑寄生﹒ 心陰虛或兼痰兼瘀型 臨床症状﹕心胸疼痛時作﹐或灼痛﹐或兼 胸悶﹐心悸怔忡﹐心煩不寐﹐ 頭暈﹐盜汗﹐口干﹐大便不爽﹐ 或有面紅潮熱﹐舌紅少津﹐苔 薄或剝落﹐脈細數﹐或結代﹒ 心陰虛或兼痰兼瘀型 治療原則﹕滋陰養心﹐活血通絡﹒ 方 藥﹕天王補心丹合生脈散加減. 西洋參﹑玄參﹑云苓﹑丹參﹑麥冬﹑五味子﹑遠志﹑桔梗﹑當歸﹑柏子仁﹑酸棗仁等﹒上方以西洋參﹑玄參﹑麥冬﹑五味子益心氣養心陰﹐遠志﹑柏子仁﹑酸棗仁養心陰宁心神﹒諸藥合用﹐共凑滋陰養心﹐活血通絡之功﹒同時﹐可以長期服用六味地黃丸﹒ 氣滯心胸型 臨床症状﹕心胸滿悶﹐陣陣隱痛﹐痛無 定處﹐時欲太息﹐遇情志不舒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