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5年荐2015-2015学年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期中考试.doc

发布:2017-08-10约3.95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4-2015学年汕头金山中学高三期中考试 历史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13.据估计,宋明清的耕地面积分别为5.6亿亩、8.5亿亩、11-12亿亩。在明清新增加的耕地中,不少是“瘠卤沙冈”“陡绝之地。”这些土地被称为“边际之地”。“边际之地”的增加 A.根源于古代人口的持续增长 B.反映出农业的科技水平低下 C.体现了传统农业的主要特点 D.导致水土流失经济发展停滞 14.“皇帝向皇太后下跪,曰以孝治国;皇后向皇帝下跪,曰夫为妻纲”的现象反映了 A.井田制的瓦解 B.中央集权受到冲击 C.百家争鸣的出现 D.儒家成为主流思想 15.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 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C.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 D.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 16.“为使中国革命‘越出资产阶级民主的界限’,‘共产党人应该参加广州政府,以便支持革命左翼反对右翼软弱和动摇政策的斗争……以及废除不平等条约、撤除外国租界等革命化措施的实施”。符合材料中“革命”的实践活动是 A.开展国民革命运动,打倒列强除军阀 B.发动南昌起义,建立工农红军 C.开辟井冈山根据地,打土豪、分田地 D.开辟抗日根据地,巩固革命统一战线 17.下图是20世纪50——70年代大国关系图。阅读下图(“—”表示合作关系,“—”表示对抗关系),甲乙丙分别指 A.英法美 B.英美苏 C.中苏美 D.美中苏 18.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审判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 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 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 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 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 19.某思想家认为:人不是完全自由的,但也不完全是一个奴隶。就一个人所具有的自由来 说,他需要一种个体道德来指导自己的行为。这一观点体现了 A.人是万物的尺度 B.信仰得救 C.理性主义 D.天赋人权 20.美国学者托马斯·班德认为:“在1776年美国革命乃至巴黎和约签订前的美国历史都是 地方史或者单个州的历史,不是现代意义上的美国史”。真正开始改变这个局面的是 A.新航路开辟 B.《人权宣言》发表 C.《邦联条例》 D.1787年宪法 21.美国史学家R·帕尔默在《世界现代史》中描述道,“在……的指导下,国家仍控制着 经济的‘最高指挥权’,保持基本生产企业的国有制,与此同时,也允许大量的为谋取个人 利益的私人贸易存在。”材料中……所省略的文字应该是 A.公私合营 B.新经济政策C.罗斯福新政 D.斯大林模式 钱乘旦西方现代化经过几百年的发展,其优势与弊端都已经十分清楚。二战后人们企图修补这个社会,修补在两个方向上进行,一是修补资本主义,二是修正民族国家。修正的方向是企图超越民族国家,但并不是消灭民族国家。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160分) 二、本大题共6小题,满分160分。 图4 近代中国出现的新事物(部分) 材料三 将零散而混乱的过去信息整理成有条理的历史知识是历史解释的基本任务;探讨因果是历史解释的重要形式。 ——据李剑鸣《历史学家的修养和技艺》 问:(2)根据材料三对历史解释的认识,结合所学知识解释图4所示近代中国新事物的出现。(8分) 材料四 “中体西用”后来久被指为包庇封建,其实,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表3 事件 观点 戊戌变法 康有为的托古改制思想反映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不仅没有减轻变法的压力,反而加速了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