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命科学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上海市金山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命科学试题
1. 对下列几种微生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酵母菌 ②乳酸菌 ③自生固氮菌 ④蓝藻 ⑤艾滋病病毒 ⑥噬菌体A.从组成成分上看,上述生物都含有蛋白质和DNA
B.从结构上看,①为真核生物,②③④⑥为原核生物
C.D.对人体胰岛细胞(细胞①)、成熟的红细胞(细胞②)和肝细胞(细胞③)中含有C、H、O、N等元素组成的某种有机化合物的描述,不合理的是()
A.如果该化合物还含有P,且在细胞①②③中都存在,该物质可能是构成膜的主要成分。
B.如果该化合物还含有P,且只在细胞①③中存在,该物质不可能是DNA。
C.如果该化合物还含有Fe,且只在细胞②中存在,该物质可能具有运输氧气的功能。
D.如果该化合物还含有S,且只在细胞①中存在,该物质可能具有降血糖作用。
A.甲图中要将移动的微生物移到视野中央应该将装片向左下方移动
B.乙图中的物体经过目镜放大后的成像方向是↑
C.欲观察丙图中的“某细胞”,应该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
D.丁图中的实验可以证明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4. 以小麦为材料所进行的实验,其操作或分析合理的是
A.将发芽种子研磨液置于试管中,加入班氏试剂,即呈现砖红色沉淀
B.取小麦叶片进行叶绿体色素分离实验,需要加入无水乙醇
C.在小麦根尖分生区细胞中,可观察到两两配对的同源染色体
D.观察小麦根毛细胞的质壁分离时,需缩小光圈
D.ATP是亲水小分子,在细胞中非常容易移动,分布也广泛
7. 下图所示酶、激素、蛋白质、抗体四者关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1、2、3分别表示激素、酶、蛋白质
B.能产生4的细胞一定能产生3
C.能产生3的细胞一定能产生1
D.物质1都是由专门器官产生的
8. 将3株小麦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基中,开始时测得它们吸水和吸钾离子情况做对照,
随后对3株幼苗进行处理和检测,与之前实验比对,其结果如下表。则( )对本实验的解析,
错误的是( )
A.溶解于水中的钾离子随着植物细胞对水分的吸收而被动流入
B.植物细胞吸收水分的多少受细胞液与环境溶液浓度比值的影响
C.植物细胞依靠主动运输方式吸收钾离子,被动运输方式吸收水分
D.吸收钾离子速度的大小受植物细胞膜上载体蛋白质数量的限制
9. 右图为洋葱细胞在进行质壁分离或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的一个现象。对该图的解释正确的是
①结构d呈紫色,现阶段的颜色比正常状态时的颜色深
②结构b中的浓度一定比c中浓度高
③观察结构a的存在必须在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时
④质壁分离时结构d失水量小于结构b的失水量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③④
10. 肝细胞磨碎后高速离心,细胞匀浆分成①、②、③、④四层。往③层加入葡萄糖,没有CO2和ATP产生,再加丙酮酸后,马上有CO2和ATP的生成,则③层必定含有( )
A.B.C.D.层粘连蛋白是由一条重链(A链)和两条轻链(B1、B2链)构成的高分子糖蛋白,作为细胞结构成分,含有多个结合位点并对保持细胞粘连有作用,层粘连蛋白结构示意图如下,若该蛋白由m个氨基酸构成,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该层粘连蛋白含有肽键数至少为m-3
B.该蛋白在细胞识别中具有重要作用
C.蛋白的合成
D.该物质的生成只需核糖体即可完成
12. 下列图乙中能与图甲中③④⑤⑥过程对应的是( )
A.0b B.bc C.c点 D.ce
13. 右图曲线Ⅰ表示黄豆在适宜温度、CO2浓度为0.03%的环境中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在点时改变某条件,结果发生了如曲线Ⅱ的变化。下列分析合理的是
A.与y点相比较,x点时叶绿体中C3化合物含量低
B.在y点时,适当升高温度可导致曲线由Ⅰ变为Ⅱ
C.制约x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主要是叶绿体中色素的含量
D.制约z点时光合作用的因素可能是二氧化碳浓度
14. 某实验室用两种方法进行酵母菌发酵葡萄糖生产酒精。甲发酵罐中保留一定量的氧气,乙发酵罐中没有氧气,其余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过程中,每小时测定两发酵罐中氧气和酒精的量,记录数据并绘成坐标曲线图。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实验结束时,消耗葡萄糖较多是甲发酵罐
B.甲、乙两发酵罐分别在第4h和第0h开始进行无氧呼吸
C.甲、乙两发酵罐实验结果表明,酵母菌为异养厌氧型生物
D.该实验证明向发酵罐中连续通入大量的氧气可以提高酒精的产量
15. 右图为哺乳动物体内蛋白质代谢意图,图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母代表物质名称。据图回答确的
A.③过程在动物的中进行
B.参与合成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
D.若代表催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