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重庆市巴蜀中学201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
生 物 试 题(9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细胞内的化合物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细胞内各种化合物的含量和比例总是处于不断变化中
B.每个ADP分子中含有1个高能磷酸键
C.因为水具有较高比热,所以可以使细胞及生物体温度维持相对稳定
D.由m个氨基酸构成一个蛋白质分子,含n条肽链,该分子至少含有m-n个氨基
2.下表为四种不同细胞或生物的比较结果,正确的是
选项 细胞 细胞壁 叶绿体 染色质 核酸种类 A 蓝藻 有 有 无 2 B 洋葱根尖细胞 有 无 有 2 C 蛙的红细胞 无 无 无 0 D 噬菌体 无 无 无 4
3.下列过程不能发生在人体细胞内的是
A.淀粉水解成葡萄糖 B.蛋白质水解为氨基酸
C.C6H1206中的H转移到C3H6O3中 D.O2中的O转移到H2O和CO2中
4.题4图甲表示一种细胞间信息交流的方式,图乙表示细胞b表面的某生理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甲图可以表示精子通过生殖道和卵细胞结合的过程
B.乙图中的细胞b可以是甲图中的“靶细胞”,也可以是“内分泌细胞”
C.乙图中分子a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D.细胞膜除了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还具有支持和保护细胞等功能
5.下列有关实验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用花生子叶做脂肪的鉴定,需用显微镜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黄色或者红色的脂肪滴
B.“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实验中可以发现质壁分离首先发生在细胞的角隅处
C.健那绿是叶绿体的专一性活性染色剂,染色结果是灰绿色
D.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的影响,不可用斐林试剂对产物进行检测
6.下图甲表示某酶促反应过程,图乙表示图甲的反应过程中有关物质浓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物质a的起始浓度为10 mmol/L)。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物质a可能是麦芽糖但不可能是蔗糖
B.在该实验条件下物质a在2 min内可被完全分解
C.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温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温度一定低于曲线②和③
D.若曲线①②③表示不同酶浓度下酶促反应速率,则曲线①酶浓度一定大于曲线②和③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4分)
7.(24分)
Ⅰ 下图为某高等植物叶肉细胞结构模式图,根据相关知识回答:
(1)结构3是_____________库,某种RNA的合成以及核糖体的形成与其中的_________(结构)有关。
(2)结构1完成其生理活动有关的酶存在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中。
(3)结构2的内膜具有________层磷脂分子,该细胞在缺氧条件下产生的CO2到相邻细胞被利用至少需穿过________层膜。
(4)结构4内含有糖类、无机盐、色素和蛋白质等溶质,与维持 密切相关。
(5)除了图中所示结构,该细胞还应有____________________(列两种)等细胞器。
Ⅱ 小肠的吸收是指食物消化后的产物、水和无机盐等通过小肠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和淋巴的过程。0.9%的NaCl溶液是与兔的体液渗透压相等的生理盐水。某同学将处于麻醉状态下的兔的一段排空小肠结扎成甲、乙、丙、丁4个互不相通、长度相等的肠袋(血液循环正常),并进行实验,实验步骤和结果如表。
实验组别
实验步骤 甲 乙 丙 丁 向肠袋中注入等量的溶液,使其充盈 0.7%NaCl
10 mL 0.9%NaCl
10mL 1.1%NaCl
10mL 0.9%NaCl+微量Na+载体蛋白的抑制剂共10mL 维持正常体温半小时后,测肠袋内NaCl溶液的量 1mL 3mL 5mL 9.9mL 请根据实验结果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时,甲组水分子在肠腔和血液之间的移动方向是从___________________。在这一过程中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溶液浓度___________处流向溶液浓度___________处。
(2)乙组结果说明实验过程中水分子进出肠袋__________(是/不是)处于动态平衡,比较乙和丁的实验结果,可推测小肠在吸收Na+时,需要_____________的参与。
8.(14分)对长白山某植物甲进行如下实验操作:①取若干株长势相同的植物甲均分成6组,测得每组平均干重为2.8g;②第1组不遮光,2—6组分别进行程度为I—V的遮光处理(遮光程度依次增强),其他生长条件相同且适宜;③培养相同时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