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物理新课标简介(精品·公开课件).ppt

发布:2018-11-02约5.21千字共4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理念三:在课程内容上体现时代性、基础性、选择性 高中物理课程内容需要加强与社会进步、科技发展的联系,而且还应反映科技进步带来的如环保、可持续发展等社会热点问题,体现课程的时代性。另外,还应注重课程内容的基础性,注重让学生学习对其终身发展有用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学习基本的研究方法和科学思想,养成一定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课程的选择性不仅体现在课程结构上,而且还体现在课程内容上,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空间,让其选择学习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内容。 理念四:在课程实施上注重自主学习,提倡教学方式多样化 在义务教育阶段的科学探究,需要教师较多的指导和帮助,而高中阶段则应给学生更多的空间,让学生较独立地进行科学探究,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自主学习、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教学应该是多种教学方式的结合,注意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学习物理知识与技能,具有一定的科学探究能力,养成一定的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 理念五:在课程评价上强调更新观念,促进学生发展 课程评价应始终围绕课程培养目标进行,不仅评价学生掌握的知识与技能,而且还应评价学生经历的过程与学得的方法,评价学生形成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注重评价内容的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多样化,促进学生发展。应改革教学评价,推动教师积极投入课程改革,发挥教师的创造才能。 选修1-2 选修2-2 选修2-3 选修1-1 选修2-1 选修3-1 选修3-4 选修3-5 选修3-2 选修3-3 物理1 物理2 选修 共同 必修 必修 3)框架结构 模块化、分系列 每个模块 40 课时(含本模块的复习考试) 半学期(10周)学完。 高一第一学期不一定开物理。 允许跨年级选课 * 高中物理新课标简介 课程教材研究所 人民教育出版社 彭前程 Pengqc@ 2005年12月17日北京 一、普通高中课程现状调查 三、国外高中物理几种典型模式 四、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简介 二、我国高中物理课程设置演变 调查样本: 调查范围:北京、辽宁、江苏、广东、黑龙江、江西、广西、河北、山西、宁夏等10个省(市、区) 样本数量:不同层次学校的学生样本14036名、教师样本1650名、校长样本158名 一、普通高中课程现状调查 学生对高中生活的感受 只有9.6%的学生明确表示喜欢高中阶段的学习生活。 学生每天可自由支配的时间 大约58.3%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不到0.5小时 22.1%的学生表示几乎没有时间做自己的事情 只有15.5%的学生每天能够自由支配的时间多于1小时 学生最喜欢的课堂教学方式 86.7%的学生表示喜欢动手实践、讨论交流、自学等主动学习的方式,只有12%的学生喜欢老师讲授。 关于作业类型的调查 学生的作业以练习记忆为主,实践性、探索性的作业占的比例极少。 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的感受 69.4%的学生对公布考试成绩明确表示紧张、害怕和讨厌,有40.1%的校长表示公布成绩对学生有消极影响。 学生对学科课程的具体感受 数学、物理、外语、语文、 压力很大的 物理、数学、化学、外语 内容太难的 政治、历史、美术、数学 实用性最差的 数学、物理、政治、历史 内容偏多的 政治、物理、数学、外语 最不喜欢的 外语、数学、体育、信息技术 最喜欢的 一、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认识 我国高中物理教育的基础扎实,成绩显著 数理运算能力强 比较系统,比较完整,漏洞较少(杨振宁语) 我国高中物理教育形式单一,问题突出 一、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认识 学生被动接受式学习多,单纯为分数而战,思维不灵活,缺乏创新精神 不打破填鸭式,没有创新人才培养 (杨振宁语) 以分数论英雄,失去爱因斯坦 (杨振宁语) 教师不喜欢学生有不同想法。学生不习惯怀疑、质询和考证 (杨振宁语) 问题出在哪里? 一、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认识 教学的方式几十年如一日 课程设置没有给学生的个性化发展提供空间 教育体制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价值取向,社会文化使然 一、对高中物理教育的基本认识 我们能做些什么? 教育观念确实应该转变 不做应试教育的推波助澜者 一、1997年前 文革以后,1978年,在拨乱反正、大力加强基础科学的研究与教学的大背景下,教育部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物理教学大纲》。这个大纲对知识学习的要求比现行大纲的要求要高。例如,欧姆表、惠斯通电桥、电源的输出功率、含反电动势的电路,都在要求之列。 二、我国高中物理课程设置演变 1983年又颁布了高中数学、物理、化学的教学纲要,把教学要求分为“基本要求”和“较高要求”。与之对应,出现了“甲种本”、“乙种本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