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童游隧道双侧壁导坑法施工方案.doc

发布:2018-02-23约8.91千字共1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新建合福铁路客运专线(闽赣段)HFMG-5标 童游隧道 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一局京福铁路客专闽赣V标项目经理部 2010年12月 目 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施工范围 2 三、工程概况 2 四、施工步骤 3 五、施工工艺 3 1、洞身开挖 3 2、初期支护 5 (1)初期支护施工程序 5 (2)施工方法 5 (3)湿喷法喷射砼 5 (4)型钢拱架施工 8 (5)钢筋网施工 9 (6)中空锚杆、砂浆锚杆及锁脚钢管 9 (7) 超前小导管支护工艺 10 (8)监控量测 12 六、施工供风、供水、供电及排水方案 13 1、施工供风及通风 13 2、施工供水 13 3、施工供电 13 七、质量要求 13 八、安全措施 15 九、文明施工 16 十、环保措施 16 童游隧道双侧壁导坑法开挖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合福铁路双线隧道参考图:合福隧参01及合福隧参04 童游隧道工点设计图及隧道施工现状 铁路隧道施工技术指南(TZ204—2008)及验收标注(铁建设[2005]160号) 铁路隧道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TB10304—2009;J947—2009) 二、施工范围 本方法使用童游隧道DK601+930~DK602+010段隧道洞身开挖及支护。 三、工程概况 童游隧道全长752m,位于福建省建阳市童游镇南山路口东侧,隧道进口里程为:DK601+874和出口里程为DK602+626;隧线分界里程为:DK601+874和DK602+626,隧道明暗交界处分别位于DK601+930,DK601+944和DK602+588处。隧道进口DK601+930~DK602+010段为V级围岩,表层为Qel+dl粉质黏土,褐红色,硬塑,厚约1~3m;下伏(Pt2dl)云母石英片岩,褐红色、黄褐色,全风化,呈砂土状,厚约6~32m;强风化,灰黄色,呈碎块状,厚约2~15m;下为弱风化,岩质坚硬,片状构造,片理节理发育,岩体破碎。地下水主要为孔隙水,较发育,受地表水下渗影响,全风化层遇水易软化、坍塌。进口在明暗交界处DK601+930~DK601+970段设40m和20m的φ108洞口长管棚超前支护,目前已经施工完成。DK601+930~DK601+970段设双层小导管超前支护。隧道进洞前在DK601+931~+944段右侧设置有套拱,目前已施工并进行了反压回填。DK601+930~DK602+010”施工,进洞前对暗洞洞口掌子面进行封闭,并打设φ22玻璃纤维锚杆,间距1.5*1.5m,长度6m/根。隧道所有喷射混凝土均采用湿喷工艺。该段设计为Vc断面,具体支护设计参数如下: 隧道拱部即圆心以上140度范围锚杆采用φ22中空组合锚杆,剩余边墙部位采用φ22砂浆锚杆,砂浆采用M20砂浆。所有锚杆均设置150*150*6的Q235钢垫板和螺母。拱墙喷射C30砼必须掺素纤维,每方为0.9kg/m3。 四、施工步骤 施工准备→洞口掌子面预加固→开挖平台就位→断面测量、放样→施做超前支护→按分步顺序开挖,进尺控制在1.2m→喷8cm封闭掌子面,并初喷4cm砼封闭岩面(C25砼)→出碴→找顶→架立钢架、挂网、打设锚杆→分层喷射砼直至设计厚度(C30素纤维砼)→开挖平台就位→施工下一循环。 五、施工工艺 童游隧道以新奥法为施工原理,DK601+930~DK602+010段洞身开挖采用“双侧壁导坑法”,初期支护全环采用HW175型钢钢架,锚喷挂网支护,临时钢架采用I18轻型工字钢。 1、洞身开挖 “双侧壁导坑法”即延隧道两侧对称设置两处导坑,每处导坑并分上下台阶进行开挖,同时对导坑靠中线部位用I18轻型工字钢支护,同洞身主钢架螺栓连接牢固。 具体分部位置的断面示意图如下所示: 隧道开挖前应先施工超前中空注浆锚杆,锚杆为φ25,L=4.5m/根,间距0.4×3m(环×纵),设置于两侧导坑临时钢架A、B单元外侧,开挖前应预先施工。 本隧道DK601+930~DK602+010段施工时主要以机械开挖人工辅助为主,孤石及局部硬岩段采用 “弱爆破、放小炮”,主要以松动岩石为主,施做时严格控制药量。开挖平台一律使用自制整体移动式操作平台。爆破孔采用风动YT-28风动凿岩机,一字形合金钻头,孔径φ40mm,爆破采用二号岩石乳化炸药,起爆方式均采用非电毫秒雷管分段起爆。出碴用侧翻式装载机或小型扒碴机装车,10~15T自卸汽车运至弃碴场,凿顶及危石排除用反铲挖掘机施作。 施工工序: (1、⑴利用洞口导向措施或洞身上一循环架立的钢架施作隧道洞身,侧壁导坑纵向超前支护。   ⑵开挖1部,同时,每进尺1.2m,掌子面喷8cm厚混凝土封闭。   ⑶施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